听新闻
放大镜
创新服务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统一
2018-09-25 09:34:00  来源:

    日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检察院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市容环境卫生处职工张金海,向其汇报了这样一起案件——

  今年7月,东营区检察院在处理一起故意伤害致邻居轻伤害案件时,依托矛盾纠纷化解小组,深入村庄与村干部和乡邻共同与案件双方沟通交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人情事理、村居文化、乡邻关系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妥善化解了两家长达10余年的积怨,最终使双方各退一步,自愿和解,该院依法对加害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实现案结事了。

  “这是创新服务的生动体现,用老百姓自己的情理,来评议老百姓自己的事,实现了检察工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类似的创新工作机制做法,希望成为常态。”听完这一案例,张金海代表表示。

  检察人员介绍了东营区检察院结合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实际设立“心桥工作室”的做法。该院在实践中创新构建“保姆式”检察服务、“阶梯式”矛盾纠纷分层化解模式,按照源头预防、案中化解、多方参与的层次,因访施策、全程参与、层层化解矛盾。

  “干工作,就要大胆创新。”走访中,张金海代表对该院在法律监督、为民服务工作中创新设立工作室这一做法,表示赞成。今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张金海代表表示,希望东营区检察机关不仅能够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答”,还要更多地深入广大群众中间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建议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机制,拓展救助对象,拓宽救助渠道,增强救助的公开性、针对性、实效性,真正解民困民忧,修复受损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让被救助的被害人及亲属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张金海代表建议强化队伍建设,培养“蓄电池式”人才。针对控申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既要不断从书本上学习新的法律法规,也要多学习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设身处地理解来访者,深入他们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并借助法律知识和经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担当责任。(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