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编外郎”
2020-05-11 09:24:00  来源:检察日报

  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看了看时间,已是晚上9点半。赶紧关了电脑,熄了灯,牵上小娃儿离开办公室,明天宝宝还得早起上幼儿园呢。

  自从去年开始负责政工室、办公室两个部门工作以来,忙碌成了常态,加班更成了常态。于是,我的办公室多了一名小小“编外郎”。

  宝宝才刚上幼儿园第二个学期。每到放学,校车就将他送到院里来。他很快混了个脸熟,还特别喜欢在我们的考勤机上,照一下脸,说“茄子”。总有同事逗他,“你又来‘上班’了。”

  我办公室的场景经常是,我在写稿子、处理事情,他就安静地在一旁玩,要么写字、要么画画、要么翻翻童话书。偶尔,也会调皮地跑过来说要帮我工作。一逢周末,往往在办公室陪我待上一整天。

  因为多年来检察文化建设不足,去年4月,我院党组决定加大力度推进检察文化建设。首先就是打造环境文化,我负责整个工作开展。恰好,又到了创建省文明单位的时候。院党组决定同步推进创建工作,根据安排我全面负责创建工作。这些,都是关涉鹤城检察形象的大事,我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不断讨论方案、挑选海量素材,反复比对呈现效果,对照测评内容逐项安排、推进、落实,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而且,离验收测评也越来越近。

  为提高工作效率,我常常在周末早上7点前出门,怕宝宝醒了不让我走。也常常在工作途中接到电话,宝宝嫩声嫩气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有一天,我凌晨两点从广告公司选定图片素材回到家,睡梦中的宝宝好像感觉到了,突然哭着喊“妈妈”,小手还在空中舞动了一下,我的泪霎时汹涌而出。网站上有一句话很打动我,“爱是什么?爱就是你从此有了软肋,也从此有了盔甲。”这个柔软的生命,就是我的软肋和盔甲。

  自责之余,对待这个小小生命的责任常让我思考,我该如何做好一个妈妈?看了很多书,回望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那些艰辛,我想,我认真生活的态度,让孩子看到、参与我的成长,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吧。

  付出总有回报,我院文明创建和检察文化工作顺利通过了测评验收组的评定。并且,还产生了“连锁反应”。我院的党建阵地、特色走廊文化,迎来了区里其他单位或兄弟县市院前来参观学习,并被区委组织部评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整理:本报通讯员严贵林)

  编辑:俞洁  

上下篇导读

 · 环保卫士
 · “管家婆”
 · 最好的礼物
 · 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