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刘超、陈凤翔、闫大鹏、刘发英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在向大会提交的《推动和完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建议》,提出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建设。
代表们建议,加快建立专业的未检办案队伍。一是可使专业化审理机制有了机构依托和保障,便于集中力量进行未检工作研究与探索;二是有利于将专业化审理的范围由审查起诉工作扩大到审查逮捕、诉讼监督、犯罪预防等环节,放大专业化审理机制的积极作用,强化教育、挽救以及监督的效果;三是有助于延伸未检工作的职能,为未检部门参与构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会化帮教体系提供了有力支点;四是未检工作的机构独立化为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未检人才队伍提供了必要保障。
□最高检答复
最高检在答复函中介绍,经中央批准,2019年,最高检成立第九检察厅,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第九检察厅的设立,对于进一步促进未检专业化建设,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全面综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检察职能调整和机构改革为契机,各地检察机关纷纷推动设立独立未检机构。截至目前,在已完成改革的省份中,各省级检察院(兵团检察院除外)均设立了独立未检部门,三分之二以上的市级检察院也都设立了独立未检部门。其中,湖北省80%以上的市级检察院设立了独立未检部门,未检独立机构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一线亮点
“亮晶晶”:创新法宣打造未检品牌
2019年11月2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草堂小学,一场“法治草小‘亮晶晶’”的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正在举行。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是全国知名未成年人检察团队——成都检察“亮晶晶”团队,在草堂小学挂牌成立成都市检察机关首个校园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亮晶晶”团队成立于2015年,名称来源于成都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的三名“80后”检察官,清华才子王亮、“晶晶热线”黄晶和博士学霸江晶。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亮晶晶”成为成都市、四川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检察法治宣传品牌。2016年,“亮晶晶”团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
“亮晶晶”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法治宣讲工作,区别于传统的“讲座式”,“亮晶晶”采用“3+1+1”模式开展法治宣讲,即“专业性、互动性、寓教于乐性+立体性+团队性”,以讲故事、游戏互动、庭审模拟、辩论赛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制宣讲,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法治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方面,“亮晶晶”团队有自己的妙招。他们运用“互联网+”思维,扩大活动影响力,先后在各类学校、社区、村镇法治巡讲近百场,受众数十万人。大胆创新,引入公益组织、心理专家等社会力量,通过“真人秀”的方式,现场解决“网瘾”引发的家庭矛盾,引起社会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