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李维 王丽坤
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右一)等人进行青海湖裸鲤鱼苗增殖放流活动
本报讯(记者李维通讯员王丽坤)7月2日至3日,青海省检察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马福昌、夏吾卓玛、孔庆菊和省人大代表李宁生、彭有宏等人,围绕“强化公益司法治理、致力守护‘山宗水源’”主题视察青海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卡阳”,藏语为“纯净·神圣的地方”。乡趣卡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五星级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示范项目。为加强对旅游景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促进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今年5月29日,西宁市检察院在乡趣卡阳景区成立公益诉讼工作站。
在卡阳生态公益诉讼工作站,代表们参观了检察机关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听取了青海省检察机关江源公益诉讼法治宣讲团4名女检察官所作的首场公益诉讼法治宣讲以及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汇报。在省检察院、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设在海北州刚察县的青海湖裸鲤公益检察增殖放流基地,代表们进行了青海湖裸鲤鱼苗增殖放流活动,参观了青海湖裸鲤繁育试验站运行情况,并乘船视察了青海湖生态公益司法治理情况。
参观过后,代表们与公益诉讼检察干警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年来,青海检察机关始终聚焦青海“站在地球‘第三极’,处在生态文明建设最前沿”的特殊生态地位,不断深化对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的省情认识,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手段创新,不断丰富和拓展公益诉讼检察“青海模式”,积极会同相关行政机关不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着力在保护“中华水塔”上下功夫、在保一江清水上做文章,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助推深化绿色治理、涵养生态颜值、提升绿色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公益司法治理成效日益显现。同时,代表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青海省检察院检察长蒙永山表示,将认真梳理吸收代表们的意见,并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工作,丰富和拓展自觉接受监督的平台,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深入推进,更好服务青海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