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市检察院】
“我们企业能够起死回生,多亏了检察院全力帮助。目前,已争取两家公司投资解决资金断裂问题,复工指日可待,复产后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近日,湖北某电池有限公司投资经营人、法定代表人黄某向回访的汉川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道。
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投资1.5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后由于前期建设速度过快、投资过大,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被迫停产。2017年12月30日,黄某因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拖欠严某等12名工人工资15万余元,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刑事拘留,在其家属支付工人工资后被取保候审。经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进一步核实,公司还欠李某等17名劳动者工资92.8万元。今年4月3日,黄某被批准逮捕。5月28日,该案移送审查起诉。
该案审查期间,汉川市检察院积极化解纠纷矛盾,一方面向黄某家属释法说理,宣讲保护民营企业的法律政策,动员黄某家属筹集资金;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与17名劳动者沟通协商,争取劳动者理解,多种方式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黄某家属于5月31日前支付了黄某所欠劳动者工资并取得17名劳动者谅解。与此同时,该院及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于6月5日对黄某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在该院6月8日举行的不起诉公开听证会上,员工王某作为公司代表介绍,企业已取得多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多项专利,公司科研团队继续在北京市研发项目,若公司解决了资金问题能正常投入生产,在汉川市可以解决300人就业问题。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值班律师认为,黄某自愿认罪认罚,在提起公诉前已经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致同意并支持该院拟对黄某作不起诉处理。
6月10日,该院检委会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公开听证会的意见和建议,依法对黄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从化解矛盾、公开听证到不起诉决定,这组“检察组合拳”既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不让企业因涉案倒下,是该院帮扶企业的一个缩影。
(本报通讯员黄国华 陆成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