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卫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法院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自觉把机关党的建设摆在法院工作重要位置,为打造高质量司法提供坚强有力政治引领和思想武装。
深刻理解和把握审判机关更是政治机关的内涵属性,做到政治与法治互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载体平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深刻理解和把握法院机关党建的职能定位和规律要求,做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一是在理论武装上要过得硬。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结合大局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依法履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始终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二是在政治立场上要过得硬。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三是在服务保障上要过得硬。要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全面强化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四是在攻坚克难上要过得硬。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依法及时从严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各类民商事、执行等案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落实司法应对举措,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的作用,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和内在要求,做到党建与队建同频共振。当前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院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方面表现得还比较突出。在党的政治建设方面,少数领导干部和干警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问题,只注重职业身份而淡忘政治身份,有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对人民法院的政治属性理解不深刻,对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行的抵制不够坚决有力。有的支部活动按部就班、形而上学,不求创新、只求应付过关。对此,要充分认识法院队伍建设在法院工作中的极端重要位置,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以“两个坚持”为统领,奋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队伍。
(作者系如东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