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就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闫晶晶
最高人民检察院自2000年就明确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主要以听证会的形式进行。之后,不起诉案件、民事诉讼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等办案工作也出台了相关规定。相比其他检察业务听证,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工作可以说是起步晚、进展快。
7月22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批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典型案例,这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有哪些特点?下一步公益诉讼听证工作将如何开展?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聚焦重点领域,彰显听证效果
由于公益诉讼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崭新职能,去年下半年最高检向全国检察机关下发通知,对公益诉讼办案中开展听证工作提出要求。
胡卫列介绍,从工作开展情况看,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得到了各级领导重视。工作开展初期,各省级、市级检察院按最高检要求,在本辖区内确定1至2个下级检察院先行试点,有计划地组织听证,最高检多次派员赴地方调研督导。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主持了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公开听证会,一些省级检察院领导也带头主持公益诉讼听证会。
各地检察机关将公益诉讼听证与“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有机结合,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新领域等公益损害突出且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作为听证重点,发挥听证功能,实现维护公益和推动社会治理的双赢多赢共赢。
在健全完善机制、规范听证运行方面,一些检察机关结合实际出台有关公益诉讼听证规范性文件,对公益诉讼案件的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及听证保障等内容予以细化,增强可操作性。目前,最高检正在研究起草《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听证工作实施细则》。
公益诉讼检察听证适用范围广泛
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流程长、环节多、情形复杂,为何要听证?何种情形下适用听证?胡卫列坦言,目前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惑,这批典型案例便是探索和实践。
案例涵盖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和新领域各个方面,这也说明,听证工作可以在公益诉讼各个领域普遍开展,其中多数是生态资源保护案例。实践表明,听证工作既适用于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适用于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办案的各阶段、各环节,遇到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案件处理等问题,包括对公益损害事实和程度、行政机关监督管理职责、整改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行政机关是否依法全面履职、整改效果如何、是否可以结案或者提起诉讼等具体情形,只要确有必要听取听证员意见的,均可以组织听证。对此,这批典型案例也起到了具体的指引作用。
听证在公益诉讼办案中主要作为调查的一种方式,根据办案需要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适应公益诉讼办案一体化的要求,多个案例中采取上下级院、地方院和专门院,以及同一个院的刑事检察部门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联合组织听证的做法,统筹职能、形成合力。
此外,听证地点也不局限在检察听证室内,有的检察院为了把事实调查清楚,听证前组织听证员实地察看、体验,这样听证员在听证会上发表评议意见就更加客观准确。
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办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证评议意见成为检察机关作出正确决定的重要参考。听证会后,一些老大难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听证效果也得到社会人士和旁听群众的好评。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专业问题,如湿地资源、古桥文物、网络爬虫、人脸识别技术等,相关检察院善于借助外脑,邀请有专业知识的人担任听证员,发挥了关键作用。另外,一些案件中听证不仅仅解决个案问题,听证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促成检察机关深入研究相关社会治理问题,如根治停车乱象等,听证会后相关检察院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有价值的报告,切实发挥法治参谋作用。
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应听尽听
听证不仅有利于检察机关全面、及时、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作出处理决定,增强检察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形成公益保护的共识和合力,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健康发展。
对于下一步工作,胡卫列表示,要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做到“应听证尽听证”。各级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要切实转变司法理念,改进办案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主动性,让听证这项创新制度在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最高检将定期通报各地开展公益诉讼听证情况,促进各地交流经验做法,努力推动实现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听证工作各级各院全覆盖。
同时,为提高听证工作规范化水平,最高检将推动尽快出台公益诉讼听证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听证规范化水平,在遵循《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的同时,结合公益诉讼特点和个案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细化完善公益诉讼听证各阶段、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保障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工作的深入开展,队伍是关键。对此,胡卫列表示,要立足本地实际,组建公益诉讼听证员专业人才库,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交流轮训等形式,提升公益诉讼听证检察官的业务能力、流程控制、应急处置、舆情应对等能力,为办好每一个听证案件奠定坚实基础。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