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 张杰 刘开伦
人物名片
姓名刘炜
单位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
职务政治部宣教室副主任
关键词一件一话一图一本
参加工作15年来,刘炜从一个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成长为检察机关的“笔杆子”,大大小小的材料写了几百篇,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其中历经的甘苦,他借用一句老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刘炜清晰记得,办公室领导第一次交办他写一篇发言稿,准备第二天会上用。从未有相关知识积累的他,急得大冬天额头直冒冷汗,东拼西凑熬到次日凌晨5点,才勉强完工。“短板”没有让他灰心,反而燃起了他的斗志,立志把“短板”变“长板”。从此,单位多了一个埋头看书看报写文章,到处打听情况请教写作技巧的年轻人。
刘炜说,写好综合材料不是一件容易事,必须坐得了冷板凳,熬得过寂寞,耐得住性子。情况摸得透,写起材料来才能得心应手,有空他就跑各个部室了解不同条线的工作特色,对各办案业务了然于胸,是院里公认的“万金油”,别人非常头疼的综合大材料,他总是能马上提出思路并很快完成。
“一件一话一图一本”,便是他总结的文字工作方法。一件,收集阅读上(中央、最高检、市委)中(同级检察机关、法院、本院)下(辖区院)三类文件;一话,各级领导讲话材料随时堆在案头,没事就翻翻;一图,心中有一张各条线工作图,就像工作总结提纲一样,明白各条线职能是什么,曾经做过什么、哪些正在做、即将做什么,存在些什么问题;一本,单位开展的重要工作、发生的重要事情随时记录,作为案头素材。不厌其烦地“多看、多听、多跑、多问”是他自学成才的秘诀。
(本报记者李立峰通讯员张杰刘开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