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依法惩治侵害涉侨企业和企业家利益犯罪。在办理涉侨企业刑事案件时,要准确把握罪与非罪、违法与犯罪界限,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随着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大批海外侨胞归国投资兴办企业。实践中,有的涉侨企业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营商政策了解不够、理解不到位,导致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违反有关法规行为,对此要依法妥善处理。”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3年5月,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督促整治华侨创业产业园区违规建设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该华侨创业产业园区内部分侨资企业不了解国内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在租赁的厂房楼顶违规铺设光伏组件、楼顶四周违规改建为生产经营场地。
江海区检察院接到案件线索后,积极发挥与侨联共建的“检+侨”协作机制和“检侨联络办公室”作用,针对侨资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科技产业创新园区存在的光伏项目违规建设带来的安全隐患、影响公共安全和营商环境等问题,查清公益损害事实,开展公开听证,督促多个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有效防范化解侨企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安全风险。该院还通过促进行政机关出台规范指引、建立健全长效监管和协作机制,有效解决权责交叉等难点问题,推动侨商产业园光伏项目规范化建设,切实为侨胞回乡投资、创业、生活营造稳定、安全的营商环境。
“平等保护侨企合法权益,对树立良好营商环境,增强侨胞回国投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要结合“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加大对侨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对涉侨企业科技创新领域各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诉讼监督。此外,还要深化检侨联动机制,强化以案促治,通过风险提示、法治讲座、政策宣传等形式,全面保护侨企创新成果,护航侨企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