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与河争水还是向再生水要未来?
2025-04-03 09:30:00  来源:检察日报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助力节水行动”重点工作项目拉开帷幕。该项目旨在助力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保护,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六大行动”(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助企行动、就业促进行动、节水行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之一的节水行动取得实效,促进水资源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向纵深发展。水资源保护一直是检察公益诉讼办案的重点领域。此前,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在违规取用水、自备井封闭、水资源税缴纳等方面办理了一批颇具成效的案件,尤其是在督促再生水利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法律监督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的水资源保护之路。

  再生水:从“冷板凳”到“热选择”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中上游水资源匮乏,既威胁生态安全,也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呼和浩特市地处黄河中上游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破解“水困”难题,已成为呼和浩特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随着呼和浩特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在用水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再生水”这一曾被忽视的“城市第二水源”,成为破题的关键要素之一。

  再生水,即污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可利用标准的水资源,按照水源类型分为市政再生水、工业再生水、雨水再生水以及农业再生水等。在南方,再生水的利用价值在于以高技术、高标准支撑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但在北方干旱地区,再生水是破解用水困局的“生命线”。截至2024年底,呼和浩特市已建成再生水管网270余公里,再生水量达到1.4亿余吨,但再生水利用率长期偏低,不足40%——部分企业已经习惯于通过指标分配取用黄河水,不愿主动“多走一步”。随着城市人口每年递增,2024年,呼和浩特市城镇人口接近300万,饮用水不断告急,提高工业再生水利用率成为必答题。

  2022年,呼和浩特市两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年度黄河取水量高达371.8万立方米,厂区门口的再生水管网却并未使用。“管网通了,企业为何不用?”这一疑问,成为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办案起点。

  共赢之道:法律与政策融合发力

  2024年初,检察官们多次走访企业、勘验现场。他们发现,虽然再生水水质达标、管网到位,但企业顾虑重重——“改用再生水需改造设备,成本谁来承担?”“水价与黄河水相差无几,何必折腾?”其实,对于使用再生水,法律早就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要求推广再生水,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规定“应使用而不用的,限期整改并处罚”。据此,呼和浩特市检察院迅速行动,对相关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多次召开磋商会并制发检察建议,与行政机关和相关企业“打开天窗说亮话”。

  阻力接踵而至。如何兼顾生态保护与企业发展,什么才是共赢之道?起初,行政机关整改乏力,企业态度犹豫,整改进入瓶颈期。对此,检察机关并未止步于发出检察建议,而是深入调研,形成《再生水利用情况报告》直指症结:再生水定价机制僵化,企业用水缺乏动力。在案件推进过程中,企业一方提出,北京、深圳等地区对于使用再生水在水价上给予了优惠,有的地区根据用水量采取阶梯水价,鼓励使用。这确实是一个可行办法,但定价又涉及很多行政审批。2024年,一场“政策革命”悄然推进。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出台《城镇非居民取用水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对使用再生水的企业免征水资源税、污水处理费,水价直降1.5元/吨。

  法律刚性加上政策柔性,终见成效。2024年6月,涉案企业再生水阀门正式开启,每年节约黄河水371.8万立方米。更深远的意义是,涉案企业的转型为全市工业企业树立了标杆,形成示范效应,多家企业签订再生水利用合同,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法润青城:让地方性法规“长出牙齿”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法治的胜利,检察公益诉讼为《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从“纸面”落到“地面”注入催化剂,地方性法规为检察公益诉讼提供可诉性支持。“过去总觉得法规是‘软约束’,现在才知道,它背后站着检察公益诉讼的‘硬拳头’。”一名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如今,呼和浩特市检察院正将经验复制到更多领域:开启“检察公益诉讼助力节水行动”重点工作项目,加强与水行政部门沟通协作,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督促封闭违规自备井、推动追缴水资源税、严厉打击违法取水……检察公益诉讼与水行政执法“双轮驱动”,让每一滴水都流淌出法治的力量。

  从“与河争水”到“向再生水要未来”,呼和浩特市的蜕变,是中国水资源治理现代化的缩影。检察公益诉讼,不仅是国家利益的守护者,更是绿色发展的推动者。正如黄河九曲终入海,法治护航下的节水行动,正汇聚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洪流。

  编辑:范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