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关中大地,但在陕西省三原县检察院民事检察部的办公室里,一通特别的电话却让人感受到清凉和舒心。“感谢检察机关,我们的工资全部到账了……”电话那头,农民工小李激动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遍整个办公室。这个好消息,为一场持续近两个月的维权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6月5日,同样在这间办公室里,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这事儿挺复杂,确实有点棘手。”三原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周队长的声音里透着焦虑。原来,36名外来农民工在三原县某建材厂辛苦劳作数月,不仅没有拿到应有的工资,建材厂还要与他们解除劳务合同,他们向劳动监察大队求助。该案法律关系复杂、各方意见分歧大,导致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农民工们一致同意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接到线索后,三原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立即赶赴人社局,只见人社局办公楼的楼道里挤满了焦急等待的农民工,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我们带着孩子出来打工,现在连回家的钱都没有……”一位年轻的母亲一边紧搂着哭闹的孩子一边说。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揪心。
检察官了解到,在合同履行期间,劳务公司与建材厂之间产生了纠纷,建材厂单方面终止合同,未与劳务公司进行结算,这才导致农民工们的工资被拖欠。
为确保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检察官邀请该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调查和调解,并将调解情况及时通报县法院。在调解现场,农民工、劳务公司及建材厂等三方代表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诉求与意见。经过检察官与调解员的耐心释法说理,三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约定由建材厂替劳务公司分4期代发被拖欠的51万余元工资,确保在三原县滞留的农民工安全返乡。
6月7日,首期工资被如期打入36名农民工的账户。随着“叮”的一声钱款到账的短信通知提示音响起,小李和工友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以前总以为检察院是管大事的,没想到对咱们农民工的事也这么上心。”老张感慨道,黝黑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