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郝红梅:每天进步一点点
2019-04-17 16:23:00  来源:无锡市检察院

  春节期间陪娃看了硬核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对其中的场景久久难以忘怀:由王磊带领的救援小队,一路跋山涉水,破除艰难险阻,牺牲了那么多的人,得到了那么多的运气,终于带着火石,赶到苏拉威西发动机准备拯救世界时,却发现其他救援队已经先行抵达,那里已经被修复了。

  片中称之为“饱和式救援”——聚集了全球所有资源、所有力量,两百万人拼命牺牲,从而保证那几千个坏掉的发动机重启成功。于个人而言,大部分人牺牲在路途中,渺小如尘埃,淹没在历史的风雪当中,甚至不会有姓名……然而,正是因为所有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都全力以赴,用尽所有力量,才最终挣得一丝希望。

  这让我想起自己——身为一名基层检察新闻宣传人,习惯了为身边的小伙伴撰写文章,梳理他们的故事,歌颂模范榜样……及至自己时,却心下茫然。从检至今,默默无闻,青春匆匆而逝,眼角有了细纹,头上白发渐生,不知不觉间已是十二年。

  还记得2016年8月,接到院领导通知,我从预防部门转岗到办公室,成为综合保障部门的一名“员外郎”。尽管早有心理预期,可是,当在检察内网人员分类通知中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司法行政人员”名单中,还是忍不住流下泪来,内心酸涩不已。

  彼时,我的专业是知识产权,因为怀着一个成为“国家公诉人”的梦想,毕业之际踏上公考之路,成为检察机关的一份子。从检十年,从书记员做起,岗位从民行、预防再到办公室,一路兜兜转转,距离梦想越来越远,唯一不变的,大约是对庄严国徽以及那身“检察蓝”的热爱。是啊,虽则岗位不同,都是检察事业的一部分,一样可以发光发亮,活得精彩!

  然而,初到办公室的第一天,我还是被“吓”住了——我的岗位是宣传,负责内宣、外宣、新媒体、检察外网、本院杂志,同时兼任机要员、行装联络员——啊啊啊,谁来告诉我,内宣外宣是什么鬼?“两微一端”是什么东东?什么是一名机要保密员的职业修养?!

  前任宣传小美女给了我满满两张A4纸,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内网、外网、政务网、督察网、案件信息公开网等等各种账号、密码、邮箱,交接了一下工作,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挥一挥衣袖,蜜汁一笑,不带走一个稿件,留下欲哭无泪、风中凌乱的我。

  当天的第一个任务,是编发一期单位微信公众号内容——在此之前,我的相关知识是零,甚至没有关注任何一个公众号。因而,一边吭哧吭哧恶补度娘相关知识,一边用神马“96”、“135”微信编辑软件边学边做,郁郁吐血三万升,脑海中自带BGM单机循环着一句话:“天啊噜,怎么这么难,这么难,这么难!”

  而那时更艰难的,是年仅四岁的我娃,正因急性腹膜炎并发重症肺炎住在儿童医院的PICU里。我白日上班,夜晚守在PICU的小窗外,无法合眼,心若焦土。后来娃转到普通病房,继而又进行了第二次手术……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奔波在单位和医院之间,自己也因此患上了神经性耳鸣。所幸,一切都在好转当中,娃终于一天天健康起来,而我的新工作,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尽管,第一次微信公众号制作惨不忍睹,失败告终;第一篇案件宣传稿写成了知音体,感动了自己,笑哭了编辑;第一次会务接待丢三落四,张冠李戴……在经历了很多个兵荒马乱、水深火热、不堪回首的“第一次”之后,渐渐步上正规。于是,撰写的文章第一次刊发在报纸上,第一次刊登在头版,第一次被总编辑夸“文笔如行云流水,文采斐然”;编发的单位公众号内容第一次被全院干警转发点赞,第一次登上全省检察机关微信周排行榜,第一次拿到县区院排行榜第一名……

  回首往事,办过几个案件,写过几篇文章,发过一些头版,得过一些荣誉,编了一本杂志,负责一个公号……日复一日,忙忙碌碌,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情节。然而,诚如“饱和式救援”,每一天都要全力以赴,每一天都要坚持,每一次都要与人为善、心怀感恩,每一次都要小心翼翼、思虑周全,心向朝阳,追梦而行,每天都进步一点点,终会一路芬芳一路歌。

  片尾刘欢大气苍凉的歌声响起时,心中亦有欢欣。沧海一粟,我血犹热。感恩检察,感恩新吴!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