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使其从偏差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中纠正过来,重新适应社会环境,我院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一直立足于保护与帮教并举,在全面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涉罪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帮教举措,一案一策,因人而教,全力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创新教育方式,重新规划人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帮教的第一步。为使涉罪未成年人能悔罪但不自卑,认识到错误但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我院首先通过释法说理、心理疏导、谈心、阅读等方式开拓涉罪未成年人的思想境界,增强其纠偏信心。检察官为涉罪未成年人释法说理,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利用专业心理老师为其解答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找到自我调适的方法。其次是通过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的管教和支持是帮教孩子的重要力量,我院引入“正面管教”这一先进教育理念,通过聘请专门教育机构具备专业资质的教育导师给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进行指导,传授“正面管教”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自信和责任感。
整合有效资源,重塑健康心理。加强司法机关的协作,提升法治教育。我院与公安机关、司法局、法院紧密合作、加强对接,先后出台《关于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开展法庭教育的若干意见》等规定,联合公安、法援律师、法官等司法力量形成司法合力,在诉讼各环节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借力义工组织,加强品格重建,增强责任意识。我院与义工组织对接,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设置了每周一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限,与检察官、义工人员一起帮助有困难的弱势人群,或清扫社区的公共环境,使他们在付出爱心和劳动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建立良好社交,重回正确轨道。为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为其回归社会搭建良好平台,我院一方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帮教,让他们在与优秀同龄人交朋友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明确人生目标,一方面与教育部门、大专院校、爱心企业对接,为悔罪态度好,有学习、工作意愿的孩子提供教育、工作平台,使他们能进入专科院校学习谋生技能,学成之后进入企业工作,或鼓励他们回归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