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候鸟一样的中国父母
2018-03-01 10:16:00  来源:

  前几天在外头跑步,一个中国大姐推着婴儿车过来了,发现我也是中国人,赶紧停下来和我聊天。还没聊几句,眼泪就哗哗下来了。

  她是江苏人,过来帮忙带孙子。“白天儿子儿媳去纽约上班,我一个人在家照顾8个月大的孩子。好不容易等到儿子儿媳下班了,可是他们累得不行,又要弄孩子,基本没时间和我说话。我一天说话不超过十句!”可能是太久没人说话了,大姐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和我说个不停。 

  末了,她有点欣慰地说,好在签证快到期了,还有一个月就可以回国了,孩子的姥姥来替班。她说独生儿子想给她办绿卡,但她不想要,“不会英文,也没有朋友,呆在美国多受罪呀。” 

  我所在的小镇,因为学区不错,近年来涌进了不少华人,目前,以华人为主的亚裔超过20%。平素,在许多日常场所都能看到中国父母的脸。他们有着我熟悉的表情,有点怯生生和不知所措。这些老人漂洋过海来看孩子,或者帮忙带孙辈,宁可自己忍受孤独寂寞。看着他们一脸落寞,我的心里就很难受。我40岁来美国都经常感觉自己很虚弱,更何况六七十岁的他们!真的特别理解他们的难处。 

  远离故土,不习惯美国生活,加上与儿辈关系不和,一些老人甚至得了精神疾病。我之前住过的小镇有个华人家庭,母亲与儿媳关系不和,经常吵架。一天,儿子驾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母亲竟然打开车门想跳下去,所幸被孙子拽回。后来去医院一查,确诊得了抑郁症。天大的悲剧! 

  虽然中国父母来美后和儿辈一起生活有诸多问题,但是按照中国的传统,两代人一起生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何况很多是独子家庭。所以,放眼身边的华人,多数都为国内的父母申请了绿卡。老人往往奔走于两岸,中国半年,美国半年,如同来回迁徙的候鸟。 

  我朋友的妈妈,在国内又是跳广场舞,又是学摄影,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绿卡,每年还要到美国呆半年。不会开车,不会英文的她,只能呆在家里,后来干脆在后院种菜。菜收回来吃不完,就做成一罐罐雪里红,让朋友过去拿。 

  尽管迁徙两岸的“候鸟”生活有点辛苦,但好歹一家人可以团聚。但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这种图景恐怕要成为历史了。就在不久前,他提出了移民改革令,取消包括父母移民在内的链条式移民。这对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华人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试想,将来远在国内的父母老了,病了,大洋彼岸的独生儿女怎么可能完全放弃工作和家庭回国照顾他们呢?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隔个太平洋,这可真是难上加难! 

  移民改革令一出,当初那些支持特朗普的华人傻眼了。他们以为特朗普只对非法移民下手,没想到也动到了合法移民的“奶酪”。于是,一些如梦方醒的华人起来行动了,他们联合其他少数族裔,签名呼吁,集会抗议。就在最近,包括华人在内的很多少数族裔就聚集在纽约的先锋广场,呼吁“改革”移民改革令。 

  但是一切似乎为时已晚。对于特朗普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行动的决心。他说过,宁可政府再次关门,也要力保移民改革令通过。说实话,民主党时代过分宽松的移民政策确实为美国留了诸多后患,但是特朗普的过分严苛,把“海纳百川”的美国气度变成了狭隘的“美国中心主义”,还生生撕裂了美国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活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作为微弱的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旦移民改革令通过,很多家庭将与亲人天各一方。想到这幅图景,我心碎了。(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