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迷”
2018-03-22 09:26:00  来源:

  315日晚,家住浙江建德的李先生将自己价值2万余元的摩托车停在小区大厅内。第二天傍晚,他发现摩托车消失无踪,马上报案。民警查看案发时段前后的物业监控,发现摩托车是在152315分被一名男子推走的。该男子作案前经过精心伪装,不仅穿着黑色的衣服、裤子和鞋子,脸上还戴着一个仿真度很高的面具。监控显示,该男子作案后非但没有立即躲避,还骑着车一路走走停停,在大街小巷都留下了神秘身影。经过近50小时的监看,警方发现男子将摩托车藏在一处大厦的地下车库,于是人赃并获。

  嫌疑人廖某今年21岁,在建德打工,是个机车发烧友,对机车爱到痴迷,2017年曾因盗窃价值1万余元的机车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今年1月刚刑满出狱。廖某说,他盯上这辆车很久了,实在买不起,就起了偷来开开的念头。可自己和车主认识,都是机车圈里的,于是想到戴面具偷车,又嫌戴头套没格调,特地从网上以75元的价格买了个3D人脸面具。盗窃得手后,他迫不及待地驾车在新安江附近好好体验了一把。目前,廖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摘自320日《钱江晚报》 

  我一向认为,一生中从没有过沉迷体验的人,其人生是苍白无趣的。小时候看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多有沉迷思考行事滑稽的情节,像牛顿心不在焉把手表当鸡蛋扔到锅里煮这类。当时觉得难以想象:能到这种程度吗?后来经历世事,也体验过沉迷,方知这些传奇一点都不夸张。沉迷于一种事物,心心念念都是它,天地万物乃至自我都不能与它争夺关注。于是全情投入,享受过程,获得成就感、实现感和满满的狂喜,这都是沉迷的福利,沉迷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然而,沉迷也会带来痛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在佛教所谓人生七苦中,“求不得”赫然在列。不论沉迷于何事何物,必然随之对自己有所要求,若是达不到求不得,沉迷带来的喜乐便趋于反面,迷恋越深,滋味越苦。那么何以解“迷”,或者说,何以解决沉迷带来的求不得之苦? 

  机车控廖某选择了“逆取”。因为沉迷而生占有之心,又因为一时不能合法占有,他走上盗窃之路,而且一犯再犯,不惜饮鸩止渴。不难想象,如果这痴心始终不改,怕是廖某以后的人生都要在“二进宫”“三进宫”以至“无穷进宫”中蹉跎了。破除沉迷不由己,逆取之路走不通,廖某有没有第三种选择? 

  我设想的第三种选择有很多。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努力工作攒够钱,堂堂正正去买车;更有创意的,是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比如学习掌握机车修理技术,这样就能天天和所爱粘在一起顺便把钱挣了,多好。希望廖某不惧艰难困苦,勇于作出第三种选择。也希望他能明白,偷奸耍滑去占有是对沉迷之物的亵渎,那才是真正“没格调”的事,好逸恶劳者不配享受沉迷。(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