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宁 张林 张倩
细雨送凉,山城重庆秋意渐浓。一沓“花脸”复习资料,一台平板电脑及耳机,是重庆检察干警备战“法考”的标配。
“好多人考过了,我得加把劲”
“去年,重庆检察机关‘法考’报考人员客观题通过率为50%,在全国检察系统中拔得头筹。”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室负责人介绍,这激发了更多人挑战自我的信心,今年报考热度不减,又有140名检察干警“备战”。
刘沂东是重庆市检察院的一名备考生。做了近20年检察信息化工作,第一次捧起“法考”8大本复习资料,刘沂东说,他这股学习热情源自周围人的传递,“检察业务保障部好多人考过了,我也得加把劲。”
记者了解到,今年由最高检组织的“法考”集中培训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阶段,前后持续2个多月,采取自学网课、视频直播、问题答疑、真题演练等多种方式施训助考。重庆是两个省级现场培训点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场聆听“法考”名师授课,讲解案例和实战技巧,当面答疑释惑,一系列措施让学员们大呼解渴。
“我以前只明白业务部门有什么技术需求,但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经过系统学习,刘沂东说自己一下子开了窍,“以后参与研发智慧检务项目,以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会更有‘准头’。”
施训助考向薄弱基层院倾斜
“去年差一点儿过线。”城口县检察院干警王坤川通过努力拿到了C证,今年5月从书记员岗位转至检察官助理岗位,然而,岗位的变化让他对自身法律水平有了更高要求:“现在公益诉讼岗要求越来越高,有A证才能更好履职。”
工学矛盾是“法考族”普遍面临的困难。前两年,王坤川被单位选派到该县明中乡木瓜村助力乡村振兴,平时很难挤出时间复习。让王坤川倍感欣慰的是今年院里有4名同事和他一起备考,冲刺阶段,院里还专门安排他脱产学习。
“从重庆市检察机关报考情况看,主城区的参训学员主要是司法行政人员,而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则以业务部门干警为主。”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室负责人介绍说,结合报考情况,重庆市检察院把施训助考的重点向偏远地区倾斜,有助于提升薄弱基层院自身的“造血”能力。
对此,重庆市检察机关把抓好施训助考作为拴心留人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干警报考参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助考,做到参训干警在岗履职和参训学习两促进、两不误,通过内部挖潜破解办案力量不足的难题。
垫江县检察院去年有3名青年干警获得A证,梁平区检察院干警李大斌通过考试后,作为业务骨干参与了多起重大案件办理,今年8月还入选重庆市检察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人才库。
七分备考三分助考
“嗡——嗡——嗡——”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室工作人员张静的手机又震动起来,“2022年‘法考’培训群”闪动着新消息:“周五的讲义什么时候传上来,检答网上有了吗?”“讲课视频有回放吗?”张静总是有问必答,且经常秒回复。
张静告诉记者,作为“法考”助考培训班班主任,她每天第一时间发布培训通知和学习动态,还时不时为学员们做“心理按摩”缓解压力。
“有了这个群,不管是分享资料、沟通信息还是吐吐槽,大家互助互励的氛围真好!”“法考”助考培训班班长周飞说,目前群里已有160多人,还不断有人慕名加入,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七分备考,三分助考。近年来,重庆市检察院全面调研报考人员培训需求,合理安排施训计划,量身制定助考培训方案,并依托“法考”培训群做好服务保障,搭建讲师、学员交流探讨平台,使每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2019年至2021年,重庆市检察机关259人参加“法考”,通过157人,平均通过率60.62%。
“重庆市检察院按照最高检政治部部署,已做好场地安排、技术支持、经费保障等工作,为参训学员备考助一臂之力。”重庆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教育培训室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