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穿越千年 法治常新”。
《史记》记载,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左准绳,右规矩”,“决九河、定九州”。我的名字里就有一个“禹”字,爸爸妈妈爱读历史,我也是个小历史迷。他们说,多读历史,就会拥有穿越古今的超能力。我才不信!
直到8岁那年,我才第一次体会到“穿越”的魔力。读到《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的名句“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时,我瞬间被魔力击中,回到了大唐盛世,见到了史学家吴兢。我兴奋地告诉他,我的名字也有准绳的寓意。他笑道:“稚子焉知准绳?”我说:“我听一位检察官叔叔讲过,他说‘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他还说,古有《唐律疏议》,而今有宪法。”吴兢老先生捋着山羊胡,若有所思地写下了两个字——传承。
四年级寒假,我迷上了《山海经》。“东望山有獬豸者,神兽也。”我再次被魔力击中,回到了上古时代。眼前的獬豸,头长独角,双目炯炯。它问我:“你怕我吗?”我说:“不怕!我在人民检察博物馆里见过你,古代的‘法’字里就有你,新中国‘第一柄法槌’的槌头上也有你。你能分辨是非曲直,能识别善恶忠奸,是中国法律的图腾。”獬豸又惊又喜,用独角在空中写下了两个字——正义。
五年级暑假,我痴迷于《西游记》,还在书中读出了一个重大发现: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就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我再次穿越了,看到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我大喊:“定海神针,我也有!”他抓耳挠腮,“你的定海神针是什么?”我说:“齐天大圣,你可要加强学习啊!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们的各项权利都受到宪法保护,宪法就是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定海神针。”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九霄云外,他用金箍棒在彩云上写下了两个字——守护。
上初中后,我读王安石的《周公》,里面有一句“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这一次,我穿越到了北宋,见到了王安石。我故作神秘地问他:“知否?千年后,法治兴,国家强!”他欣喜地说:“愿闻其详。”我告诉他,2018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宪法,新时代,法治给中国带来了正能量;我还告诉他,2022年立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鸟巢放声歌唱,“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当我看到习近平爷爷宣布冬奥会开幕、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我真心为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骄傲,更为祖国给世界带来的荣光感到无比自豪。王安石老先生听后很激动,送了我两个字——引领。
是的,法治的力量在于传承、正义、守护与引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法治文化博大精深。
我想穿越回四千年前的夏朝——我要告诉大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意气风发;我要告诉大禹,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爷爷郑重宣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要告诉大禹,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正在热烈响应习近平爷爷的号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后继有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必将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