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谈言微中
2024-10-14 09:32:00  来源:检察日报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六三撰文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建设需多措并举系统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以问题为导向,从规划设计、法律建设、政策支撑、资金保障等多方面切入,推动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等法律及规章制度的修订,强化文物保护工程公益属性、研究属性,探索以设计为主导的文物保护工程总承包制、设计施工一体化等模式。探索勘察设计取费与修缮对象复杂度挂钩的管理机制。推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日常保护维护的体制机制改革。系统开展文物保护工程质量评估与工程技术效果跟踪评价。二是牵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牛鼻子”,进而以点带面,推动体制机制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可以通过系统整合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沿线的重要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三是一体推进文化遗产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会主委、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认为,要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坚持“六维发力”,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引领力。高校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要开齐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人才竞争力。高校要在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更加重视大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第三,坚持自立自强,强化科技支撑力。高校要主动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基础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四,坚持人民至上,强化民生保障力。高校要将师生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终身教育发展。第五,坚持融合发展,强化社会协同力。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将人才培养与重大科研攻关结合起来,建设科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深入推动科教融汇。持续深化改革产教融合形式和内容,强化校地联动、校企互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的契合度。第六,坚持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影响力。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