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盂鼎是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眉县礼村(一说为岐山县礼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盂”是西周文王、武王时期朝廷重臣南宫适的后人,为西周贵族,此鼎是“盂”为了纪念周康王的册命而铸造的。
大盂鼎三足双耳,鼎高102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是目前出土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铜鼎,内壁有19行铭文共291字,铭文大意包含三部分内容:歌颂先王与现国君的功绩,颂扬自己的功绩,警戒子孙后代。因为它铭文珍贵的历史价值,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大盂鼎铭文集中体现了“明德慎罚”的核心思想。周王在训诫中强调,先祖文王、武王因“明德”(推行德政)而获得天命,告诫盂要“夙夜勤乃事”“勿敢逸豫”,不可滥用刑罚,需“恤民”“保民”。这一思想将道德伦理与法律治理结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法系中“礼法合一”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