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严惩犯罪 疑案精解 立体防护 平等保护主动服务招招见实效
2018-01-12 10:30:00  来源:

  办理的朱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一案获评“2016-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

  “作为‘老先进’‘老模范’,这些年来海珠区检察院不断适应新常态,在保障知识产权、服务非公企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增强了企业和投资者在海珠区创新创业的信心,效果不错。我为你们点赞!”20171220日,海珠区人大代表、特约检察员王旭阳在参加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过程中说道。 

  近年来,海珠区检察院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平等保护,主动服务”理念,为非公有制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重拳出击,严惩互联网跨境电商领域侵权犯罪 

  保护知识产权是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6月,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主办的“2016-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及‘两法衔接’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经选举委员会无记名投票,海珠区检察院办理的朱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一案成功入选(全国共有28个案例当选)。 

  “该案严厉打击网络售假行为,彰显了执法和司法机关、商标权利人以及电商平台各方通力合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净化网络购物环境的决心,向网络售假者传递了强烈的警示信号,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选举委员会委员如此评价该案。 

  据悉,该案由国家工商总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电商平台所售商品进行抽检后经媒体曝光,案件涉及在电商平台销售假冒的美国NewBlanceConverse等知名商标商品,数量较多,在市场上造成混淆,侵害了品牌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主要犯罪嫌疑人朱某零口供的情况下,海珠区检察院经办检察官认真审查案件材料,与商标权利人、涉案的电商平台进行反复沟通,充分核实案件的背景情况,完善相关证据链条,从犯罪嫌疑人所售产品的价格、货物来源、进货渠道及犯罪嫌疑人的从业经验等方面,对犯罪嫌疑人的辩解予以一一回应。在经办检察官的努力沟通协调下,一名证人从外地赶到法院出庭作证,切实提高了庭审效果,巩固了控方证据。最终,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二审维持原判。 

  疑案精解,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犯罪网络化新挑战 

  “这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很有针对性。将互联网犯罪作为切入点,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讨,有效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为类似案件的准确认定和处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人民检察》杂志社举办的第137期疑案精解研讨会总结道。 

  2017627日,《人民检察》疑案精解研讨会在海珠区检察院举行,中山大学等高校学者、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以及腾讯公司高级研究员等参加了研讨。研讨会聚焦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选取了海珠区检察院办理的张某等3人未经许可制作微信外挂程序牟利的非法经营案作为基本案例。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实务经验出发,围绕如何认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如何理解刑法第285条中的“破坏”、如何界定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行为、如何认定“非法出版物”、互联网犯罪中的证据取得与认定以及本案的定性处理等六个问题,从法理角度进行探讨。同时,专家对办理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遇到的事实认定、刑法适用、证据采信等环节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精准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立体司法防护网 

  目前,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引入了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唯品会、小米等17家知名企业,拍地企业已注册成立66个项目公司,总注册资本达147.4亿元。面对电商企业云集,而部分电商企业仍处于摸索成长期的情况,海珠区检察院紧贴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战略需求,认真研究制定《关于服务保障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服务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落实完善“1+1+1”服务模式,及时掌握企业司法需求。推动设立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检察室,畅通企业沟通渠道,切实为企业提供专业、精准、个性、高端的检察服务和司法保障。 

  同时,该院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法律保护,主动融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全年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4人、起诉32人。针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该院认真研究,总结经验,通过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授课和业务骨干带教等形式,加强对侵犯知识产权新型犯罪的研究,规范证据标准,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形成专业优势,切实保障非公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服务海珠区“创新引领、高端发展、生态立区”贡献检察力量。(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