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少年归来
2020-07-30 10:05:00  来源:检察日报

  讲述人:武汉市汉阳区检察院韩哲昊

  2020年,我遇到两件大事,一个是在疫情期间当爸爸了,第二个,就是陪妻子坐月子胖了10斤,之前孩子们叫我哥哥,现在改叫大叔了。

  这不,之前我帮教的一孩子就这么叫我。小奇(化名)因为犯罪情节较轻,被附条件不起诉后,由于家在汉阳区,于是由我们院来负责异地考察。小奇是个业余的创作型歌手。

  一天深夜,我照例拍娃哄睡,一边拍一边刷手机,突然看到小奇还在线。当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我就问他 :“咋 还 不 睡,干 啥 呢 ?”“听歌 。”“ 早点睡,睡晚了长不高。”“反正长得比你高。”小奇虽然有些叛逆,但对我还是挺尊重的,这样“怼”我肯定有问题。

  一番询问之下,我才知道,小奇一直住在工作室,疫情发生后找不到兼职工作,没有收入,写的歌也没卖出去……“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不回家?父母不担心你吗?”“他们才不担心我呢,我爸说以后不认我这个儿子,我还不认这个爸爸呢!大叔,您别跟我提爸妈了,你怎么这个点也不睡?”我告诉他,我正拍娃呢。这下他来了兴趣,找我要小宝宝照片。我这晒娃狂魔便刷刷刷,发过去一大堆照片,然后坐等夸奖。可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他问了我一个很哲学的问题:“你喜欢你孩子么?”“喜欢啊。”“那如果你孩子有一天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你还会喜欢他么?”那一刻,是我第一次碰到了小奇心中那个解不开的心结。我说,在父母眼里,没有什么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我会等他回家。小奇没有继续回复我,过了一会儿就下线了。

  两天后,我打电话问他:“小子,饿坏没?要不大叔给你送饭去?”“没,我回家了,还是家里爽。”

  小奇说,那天晚上和我聊完之后,他一夜没睡,其实自己还是想回家的,是怕爸妈不让。小奇说:“第二天我心里挣扎了一天,晚上走到家门口敲门,开门的是爸爸,我想了很多话,但一下子都忘了,就说了一句‘爸,对不起’。我特别害怕,怕他会关门,结果我爸说‘进来吃饭,不够再加个菜’。”

  对于小奇这样的叛逆少年,重返社会是一种新生,修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可能是更深意义上的一种新生。

  后来,疫情结束,武汉解封,考察期满,我在小奇的考察报告上写了一句:恭喜你成功回归社会,重获新生。

  文稿统筹:本报记者周晶晶 通讯员张雯琇 杨昊 付静宜 田第潘 陈仕奇 余佳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