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08-12 10:27:00  来源:检察日报

  ——山东省检察机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卢金增 玄晓霞

  

  2020年7月,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检察院的第一书记通过司法途径帮助村民追回了14万余元的补偿款。本报通讯员张丙栋摄

  决战脱贫,闻令而动。齐鲁大地上,山东省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坚定助力总攻决心,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中,努力走出了一条平安扶贫、法治扶贫、人本扶贫、惠民扶贫的“突围”之路。

  亮剑斩“黑”

  日照市岚山韩家营子村原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某,自2007年以来,身为组织者、领导者的43人黑社会性质组织逐步发展壮大,人数众多,骨干成员固定,层级分明,分工明确,操控村内发展党员及换届选举,逐渐完成了对村基层政权及村两委成员的控制,长期霸控基层政权。

  五莲县检察院受理此案后,同步推行与日照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主审法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的“四对话”模式,全力做好涉黑案件认罪认罚工作,提高庭审质效。检察机关助力脱贫攻坚,首当其冲必须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以更强攻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山东省检察院去年成立专案组,指导泰安检察机关深挖彻查,督促完善证据476件次,筛查发现“保护伞”“关系网”线索27条,建议追缴涉案资产3亿余元,通过办案将该犯罪组织“连根拔起”,净化了当地社会环境和基层政治生态,吹响了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冲锋号。2019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犯罪案件269人、涉恶犯罪案件3904人;提起公诉涉黑犯罪案件1211人、涉恶犯罪案件4321人,全省检察机关追捕追诉332人,不捕不诉349人,涉黑恶案件有罪判决率100%。三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办案933件5022人。该省检察机关还构建全链条办案机制,与山东省公安厅会签意见,开展协作会商,对涉黑恶重大案件提前介入,实现“捕诉一体”及侦诉审高效衔接,发现移送“保护伞”“关系网”线索233件,监督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恶财产15.8亿元。

  猛药去“腐”

  “严惩农村基层职务犯罪是一项‘治本’‘防病’,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工程。”济南市检察院检察长宋文娟告诉记者。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原莱芜市莱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原莱城区某村委会主任刘某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利用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非法截留占有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1.6万余元,并采取虚列支出的方式非法套取占有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5万余元。2016年6月,刘某作为实际控制人,注册成立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后,挪用合作社专款专用扶贫资金25万元用于支付个人购房款。2018年6月,原莱芜市莱城区检察院将此案提起公诉。

  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落实专人专办,从案件受理到提起公诉仅用时17天。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仍处于易发多发态势,呈现“小官涉贪”现象明显、窝案串案较多、贪污侵吞突出、发案环节集中等四大特点。近年来,山东省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依法严惩套取侵吞、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犯罪,坚决惩处发生在扶贫脱贫、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征地拆迁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截至今年2月,该省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00件130人,涉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的职务犯罪案件111件133人。

  司法有“情”

  在山东省检察院党组“一班人”看来,检察人员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特别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考验和挑战,必须勇于担当、加压驱动,为实现“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的目标贡献“检察智慧”。

  2月2日,东营市垦利区市民杨某通过12309热线电话向区检察院提出了诉求。原来,2004年初秋杨某的丈夫孙某因交通事故死亡,肇事方陈某逃逸。法院判决陈某向杨某支付死亡赔偿金等各类损失共计2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杨某申请强制执行,但15年过去了,仍未执行到一分钱的赔偿款,杨某一家人生活极度困难,多年来她撑着病体多次申诉。

  疫情防控期间不能与当事人面对面,但检察服务不能“打烊”。垦利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高波与杨某的女儿互加了微信。挂掉电话,高波迅速查阅案件情况,得知陈某在服刑期满被释放后,四处打零工,目前无能力履行民事赔偿。经进一步调查,办案检察官发现杨某符合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的条件,本着“特事特办”原则迅速为其申请了5万元司法救助金,并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方式进行发放,杨某随后主动写了“息诉罢访确认书”通过邮箱发送给该院。

  “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实际困难,我终于有钱看病了。”4月3日,刑事被害人亲属杨某英来到垦利区检察院,向办案检察官送上了书写着“扶危济困惠百姓

  司法救助暖人心”的锦旗,对该院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不打烊”的做法表达感激之情。

  主动延伸检察服务职能,多渠道寻找线索,将符合司法救助的情形最大限度纳入到救助视野中来,早已成为山东检察机关的“惯常”做法。

  对症下“药”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是脱贫攻坚的“强引擎”。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当口,山东省检察院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山东省委关于开展万名干部“进企业、进项目、进乡村、进社区”攻坚行动,踊跃报名,经该院党组精心挑选,四个小组20名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党员干警全部到达派驻地点,迅速展开工作,以检察力量力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位于嘉祥县山东世纪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公司年前产品订单交付面临困难,复工复产后,资金愈加紧张,导致一笔济宁银行担保贷款难以如期偿还,最终影响到银行对公司的8000万元融资授信额度。

  今年3月中旬,派驻济宁的省检察院工作组的检察人员走进该公司,“四进”小组组长、山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段连才和干警们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积极帮助查询金融方面的政策和知识。银行最终依法依规加快审批流程,给予企业授信额度8000万元,用最快速度为企业打通了金融“血脉”。

  截至4月23日,派驻济宁的山东省检察院“四进”工作组实地走访企业、社区49个点位,走访35个小区和企业,梳理出31个重点问题需求,并制定工作方案和台账,每日对表推进,“对症下药”解决企业和群众的实际困难。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