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乔进双梅在当地火谷小学开设彝绣兴趣班,指导孩子们做彝绣。
“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这么一干就是十几年。说实话,我当初没有想到过,有朝一日我能靠彝绣让小凉山的妇女们过上好日子。”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是彝族手工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通过创办四川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帮助家乡的800余名绣娘实现居家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在我的家乡,过去大部分人住的是茅草屋、土墙房,村里的彝族妇女大多既要带娃又要干农活,日晒雨淋、肩挑背磨才能挣些辛苦钱,没有什么收入,也没有什么见识。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彝绣,觉得我们的绣品不比城里商店卖的东西差,应该会有人喜欢。”作为小凉山里出来的彝族姑娘,进城打工后的乔进双梅对山外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但她发现,尽管商店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却从未看到过在家乡随处可见的彝绣。从那时起,她的心里埋下了一颗“让彝绣走出深山”的种子。
2015年,乔进双梅回到家乡马边彝族自治县,牵头成立了当地首个刺绣专业合作社——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创业初期,她跑遍各个村落搜集绣品,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却摆在眼前:彝绣虽有千年历史底蕴,但市场上的绣品实用性不强、质量参差不齐,要想把这些彝绣顺利卖出去并不容易。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县妇联的牵线搭桥下,乔进双梅带着村里的绣娘到浙江、湖南、云南等地学习绣业成功案例经验。
办合作社、培训绣娘、拓宽销路……绣品从本土市场到远销省外甚至国外,姐妹们从入不敷出到实现脱贫致富,乔进双梅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她积极开展公益技能培训、非遗进校园、暑期兴趣班等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彝绣、喜欢彝绣、学习彝绣。
“无论是彝绣还是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传承和发扬下去。”每年参加全国两会,乔进双梅都会带上精心准备的彝绣服饰、周边以及一些想法建议来到北京。在她看来,像非遗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可以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实现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如果能集聚更大的资源和力量充分挖掘、提炼和开发优秀文化、特色产业,将之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势必能擦亮文化名片、促进经济发展,也能让非遗文化更有机会爆火出圈,飞入千家万户。
乔进双梅的家乡马边县是一座颇具彝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秀美山城,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1项。为了守护非遗文化,她多次参与马边县检察院开展的非遗保护调研座谈、法治宣讲等活动,对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非遗保护的做法非常肯定。
“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推动非遗保护形成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为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力量。希望检察机关继续加大办案力度,强化法治宣传,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形成保护合力,让非遗文化不仅走下去,更要火起来。”乔进双梅对检察工作充满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