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人大代表、剪纸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展示其剪纸作品——《黄河情》。
毛吉志,75岁,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兴东新村农民画家,从小生活在黄河滩区,过去受尽黄河所带来的苦难。
“你看我这幅画,画的是1975年黄河发大水,我们一家人躲避洪水的场景,当时家里的三间房全淹了,只有屋脊在水面上,一家人为了活命只能挤在上面……”
2017年,东明县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奋战,4个乡镇、32539户12万滩区群众全部搬出“水窝子”,住进新房子。
现在的新村,都是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洋楼,柏油路、卫生室、广场、学校、超市一应俱全。这让从小喜欢画画的毛吉志灵感迸发,他拿起画笔,用一幅幅画,将黄河沿岸群众从饱受水患到实现安居梦的生活变迁展示出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段珍贵的记忆。
省级非遗项目“曹县戏文纸扎”传承人赵曼丽则以鲁西南地区口口相传的民间歌谣为蓝本,带着100多名中小学生历时两个多月,用戏文纸扎、面塑、泥塑等非遗技艺与综合材料,再现了尧作成阳、舜渔雷泽、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以及春耕、播种、运粮等劳作场景,组成作品《黄河谣》。
一幅宽0.63米、长12米的剪纸作品——《黄河情》,表达了菏泽市人大代表、剪纸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对黄河深深的眷恋。
四川九曲黄河第一湾、甘肃的大水车、宁夏的丝绸之路驼队和特产、蒙古的蒙古包和能歌善舞的蒙古人、陕西窑洞里剪纸的孩子老人、山西的壶口瀑布、河南的三峡大坝、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杨秀玲用传统的剪纸技艺描绘出沿黄9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
“我自小生活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听着黄河的故事、看着黄河奔涌不息。我想留下黄河的魂。”杨秀玲介绍起创作《黄河情》的初衷。为表现黄河奔流气势,她采取“阳剪”的方式来表现水流,用“阴剪”的方式展现两岸景观,画面主次分明。
地处黄河流域的菏泽文化底蕴丰厚,民间工艺巧夺天工,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2项。黄河保护法明确规定,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加强代表性项目保护传承。
杨秀玲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非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今年年初,她在菏泽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推进“非遗+文化”的结合 促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建议》,呼吁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建设有关非遗的文化产业基地,开拓手造“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全国人大代表、大洪拳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菏泽市郓城县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将武术与历史传统文化、黄河文化、水浒文化相结合,积极拓宽产业链条,创新武术+影视、舞台表演、文旅研学模式,将黄河风情当中状元大刀、泥塑、古陶、制筝、剪纸、戏曲等各个非遗项目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武术文化旅游产业链,让黄河文化在菏泽绵延传承。
据介绍,接下来,山东省将持续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上下功夫,持续加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和水文化遗产以及农耕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