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对利用AI进行电话营销骚扰需打准“七寸”
2024-08-21 09:28:00  来源:检察日报

  “这里是上海种植牙口腔医院,请问你有没有牙齿方面的需求?”近期,很多上海市民接到同样话术开场的骚扰电话,对面清一色的AI语音。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骚扰电话背后是相关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的“AI外呼”系统。这种系统可以绕过监管,防止被标记为骚扰电话,即使被拉黑也不受影响,不少市民反复中招,不堪其扰(据8月20日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骚扰电话并不是新鲜事,如今,这一困扰全社会的顽疾不仅久治不愈,还搭上了人工智能“快车”,升级成为AI电销。此类电销凭借足量的客户数据,永不中断的呼叫系统,防拉黑的技术加持,成为电话销售行业高效率、低成本的“利器”。

  从表面上看,AI电销用的是AI技术,实质上是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犯。多家AI电销平台透露,此前与口腔医院有过“合作”,他们先通过AI盲打电话挖掘有需求的用户,再将用户信息出售给口腔医院从中获利,客户数据是用爬虫技术截流抓取的。事实上,此类行为涉嫌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一方面,电销平台可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如技术抓取、购买非法数据等,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利用AI向其拨打电话进行营销,侵害消费者生活安宁、不被打扰的权利,也属于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AI电销为何像“牛皮癣”一样难治?首先在于个人信息的泄露途径难以确定。据披露,“AI外呼”系统一天可以自动拨打3000至2万通电话,这些电话来自不同的App、网络平台、第三方营销公司且均为虚拟号码,使得追踪和确定信息泄露的途径变得异常困难。其次,部分电销平台将个人信息买卖做成黑灰产业链,销售对象不特定,进一步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再次,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消费者因骚扰电话而诉诸法律,对此类“小事”的维权意愿不强也客观纵容了此类行为。

  为有效遏制AI电销泛滥,引导AI技术向上向善,应尽快通过法律惩治、技术创新等手段加强源头治理。首先,监管部门要对AI电销开展全链条整体打击,彻底拔除这颗“坏牙”;同时,更要加强针对性,突出重点打准“七寸”,牢牢抓住其中“侵犯个人信息”这个要害环节,全面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如督促网站、App等获取个人信息的主流渠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通过有效监管,督促电信运营商要把好关口、当好“守门人”,开发更加智能精准的识别手段,对AI电销进行技术侦测、防范、拦截,牢牢遏制其发展势头。

  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谁在用,如何使用。我们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同时,要时刻提防技术的“另一面”,正如AI在医疗领域能拯救生命,但利用AI拨打骚扰电话却令人厌烦。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更要记得,不要让技术的加入,影响人们享受生活的安宁。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