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海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以来上海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工作情况,以及涉洗钱犯罪、涉外汇犯罪领域检察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案例。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784件1327人,受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384件2671人,涉及四类23个罪名,案件数和涉案人数基本平稳,并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据介绍,当前金融犯罪呈现行为手段不断复杂化、运营方式集团化、关联犯罪链条化等趋势特点。从受理案件看,金融犯罪智能化、产业化、跨境化趋势明显,犯罪人员滥用数据和算法,手段更加隐蔽复杂,逃避监管和反侦查意识较强。同时,内外勾结型金融犯罪多发,从业人员或被利诱成为共犯,而金融“黑灰产”链条化演进,也致使犯罪危害叠加升级。案件反映出的上述趋势,也亟待加强国际协作力度,改善互联网场景下平台内控措施和风险评估,增强社会公众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金融犯罪呈现出的新形势,2024年以来,上海市检察机关持续创新金融检察履职模式,分别设立外滩、陆家嘴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全面构建“一中心、二基地、三分中心、四试点院”的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和风险防控体系;充分依托上海市检察院、上海金融监管局成立的检察机关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作配合办公室,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机制;制定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26项任务,三级检察院联动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上海市金融领域行政司法七方协同机制,构建金融执法司法协同共治新格局。
在依法从严打击严重金融犯罪的同时,上海市检察机关还同步推进化解风险、追赃挽损、综合治理,如连续第三年联合市委网信办、上海金融监管局等六部门开展“清朗浦江·e企共治”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专项行动;坚持惩治犯罪与追赃挽损并重,推进涉案财物甄别和处置;持续提升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加强涉外法律研究和风险预判,成立上海市检察机关涉外经济犯罪检察研究团队;联合监管机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加大金融从业人员法治教育力度,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