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新华社 | 强制报告牵出监护侵害案件,无锡检察公开听证修复亲情裂痕
2020-11-23 17:13:00  来源:无锡市检察院 江苏检察在线 新华社客户端

  疫情期间,因为上网课写作业,父亲一怒之下失手重伤14岁的儿子;医院病床上,儿子却表示“不恨父亲,希望与母亲解除亲子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举行了一场不公开听证会。经过几个月的亲职教育和监护考察,检察机关综合各方意见,决定对一起父亲过失致儿子重伤案相对不起诉。曾经,这个家庭亲子关系矛盾丛生,如今,亲情裂痕逐渐修复。

  

  强制报告

  牵出监护侵害案件

  2020年3月下旬,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无锡市儿童医院在接治未成年人小宁(化名)的过程中发现,小宁系被父亲王军(化名)打伤,根据强制报告制度,医院报警。新吴区检察院接公安、妇联通报后,提前介入该起监护侵害案件。

  “疫情期间学校让孩子在家上网课,孩子功课有些松懈,迷恋上了手机游戏。”王军说,小宁上初中一年级,平时学习成绩优异。那天晚上回家后他发现小宁正在玩手机,以为他没有按时完成网课作业,父子之间发生激烈争吵。争吵中小宁出言不逊,为了教育孩子,他随手拿起一个破旧的塑料凳向小宁扔了过去,不料小宁闪躲不及,额头被砸伤,王军随后将小宁送往医院救治。结果,拍完片子后医生说小宁颅内出血,必须马上动开颅手术,王军当场就傻了眼。后来他在儿童医院守了儿子一个多月,肠子都悔青了。

  经过救治,小宁顺利出院。但父亲王军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遂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一场不公开听证会

  征求各方意见

  经过三个月的亲职教育和监护考察,小宁原本激烈的家庭关系趋于缓和,家庭成员之间有越来越多的良性互动,家庭氛围得到改善。检察机关向小宁征求意见时,小宁再三为父亲求情,表示当时父亲打伤自己是误伤,早已原谅父亲,不希望父亲坐牢。

  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保障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10月27日,新吴区检察院组织不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区人大代表、区妇联代表作为听证员,社工组织帮教老师、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小宁的父母等有关人员参加听证。

  在不公开听证会上,听证员就亲子沟通、家庭问题的解决方式、考察帮教情况等问题向小宁父母、帮教老师等有关人员提问。经过评议,听证员就案件发表意见,认为本案发生在家庭内部,是父亲管教子女导致,客观上方法失当,但含有教子心切的成分,主观恶性相对较轻。父亲一旦获罪,监管职责会受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入学甚至就业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谐,一致赞同检察机关对该案拟不起诉的意见。

  听证会现场也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考虑到小宁八岁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与父母共同居住时间不长,家庭成员之间缺乏良性沟通,为了孩子将来的成长,听证员也对后续的教育方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无锡市人民监督员徐露莺老师表示,“我是一名人民监督员,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八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宁对父母的情感是有缺失的,今后家长要多创造亲子相处时光,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爱好,看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

  区妇联周烨建议:“孩子如果对家长出言不逊,可以及时提醒制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冷静沟通。”

  一份不起诉决定

  修复亲情裂痕

  检察机关经审查,综合各方意见,认为王军的行为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刑事和解等情节,且认罪认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决定对其不起诉。

  为了能让王军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10月29日下午,新吴区院举行不起诉宣告及训诫仪式。除了《不起诉决定书》,王军和张梅还收到一份沉甸甸的训诫词,承办检察官对他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处理家庭问题,创造温馨家庭氛围;二是要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积极修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良性沟通;三是了解子女兴趣爱好,积极建立情感联系,将爱宣之于口、付之于行。

  

  “感谢检察官多给我一次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家庭的关心帮助,我一定接受这些建议,今后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方式方法,也在帮教老师的引导下改善家庭氛围,真正地让孩子原谅自己、依靠自己,成为他的避风港。”王军感慨地说。

  “不起诉决定做出了,帮教工作不能停。检察机关将继续联合社会力量,对小宁家庭关注、监督,力争通过这样一个案件,修复一段亲情,帮扶一个家庭。也提醒广大父母,不能‘以爱之名’伤害孩子,要共同携手,保护‘少年的你’”。新吴区检察院负责人丁宏伟表示。

  亲子情感需要正向表达

  “虎妈猫爸”要不得

  不起诉决定作出了,帮教工作仍在继续。回忆近半年来的帮教工作,承办检察官陆甜甜、帮教社工田文静等人均感慨万千。

  “这个家庭具有一定代表性,能给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带来启示。”陆甜甜说,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作风简单粗暴,动辄打骂,家庭关系剑拔弩张,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小宁一家的帮教并不顺遂,一路遭遇难题。儿子小宁和母亲张梅一度对帮教工作充满排斥,经过数次心理咨询后,小宁敞开心扉,说小时候很喜欢父母,可长大后发现与父母沟通吃力。他们不听解释,母亲是一家之主,连衣服都不给他自己挑选,什么事情都要管,而且不允许他顶嘴。父亲虽然亲近,可常责备他,有时说话很伤人自尊。父母吵架从不避着他,几乎都是为了他的学习争吵,小宁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为此很烦恼,也羡慕别人家其乐融融的样子。

  

  在帮教社工田文静看来,小宁家是“虎妈猫爸”模式,妈妈很强势,爸爸缺少一定担当。“这是一个指责型家庭,父母子女之间一味互相指责,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放大对方的缺点,都觉得自己委屈。”尽管彼此是最亲的人,但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情。田文静认为,即使是亲子关系,指责型沟通也会让人误解、让人想逃离,爱需要正向表达出来。希望通过这段经历,让这个家庭每位成员转变态度,优化互动模式。

  最新一次走访中,检察官发现随着家庭氛围改善,小宁变得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亲职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监护

  让问题父母“回炉”

  亲职教育,是指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职不当、不力等情形,责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间的家庭教育辅导,督促和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今年4月,江苏省检察院和省妇联下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通过案件发现的失职父母们,要求接受国家强制力和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的“回炉”再造,实现从不合格家长到合格家长的转变。

  据悉,亲职教育一般包括教育监护人培养未成年人法律素养,提高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监护人培养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导监护人有效的沟通方式;引导监护人改变不当教养方式;指导监护人重塑良好家庭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协助监护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督促未成年人健全人格的养成等六类内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问题父母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甚至给子女一生留下伤痕。“问题父母有可能会侵害孩子,同时可能因为管教不当,导致孩子在未成年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师夏表示,一旦发现问题父母后,检察机关将联合妇联等部门和一些专业社会组织,对父母做强制的亲职教育。待亲职教育结束后,检察机关可以对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回访,重点了解未成年人监护抚养状况有无改善、亲子关系是否得以修复等情况,来有效和长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