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虐我千百遍,终于尘埃落定,坐等拿毕业证书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今年未能按期答辩的同学现在就要提前准备哦。”经过两年的在职法硕学习,一年的论文写作,今年12月底,我们在职法硕群里喜忧参半。一部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分享论文答辩后如释重负的喜悦心情,一部分同学黯然伤神地默默关注,除了羡慕,更多的是为自己因拖延写论文延期毕业忧心忡忡,而我就是其中一个。
年尾岁末,如果选用一个词来描述2017年的颜色,“拖延”就是我给自己2017年最大的黑色标签。
面对政治处人事管理、检察宣传、主题活动、文明创建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先歇一歇、缓一缓、放一放”往往成了自己面对繁杂工作的解乏器,拖延这个“小魔兽”似乎成了我工作提档升级的第一拦路虎。
2017年8月,我院举行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干警子女法治夏令营活动。心想着这么好的活动一定要在微信、微博、门户网站、手机报都好好宣传宣传,但当天恰逢领导布置一篇重要材料,写完材料后快下班了。“明天再来干吧”,心里的“拖延小魔兽”又在作祟,宣传的热情旋即停了下来。
第二天一则“这个法治夏令营很够味”的微信精心打磨推出,微信发出后很快创下了历史最高点赞数,得到大家高度认可,我心里美滋滋的。
“法治夏令营那期微信形式新颖,效果很不错,但你们可能没发现,团县委的公众号已经在活动结束的当天就发布了我们的活动信息。政治处事务繁杂,要学会分清轻重缓急,特别是新闻宣传工作,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否则再精彩的素材,宣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科室例会上,领导温婉的话语中虽没有严厉批评,但想到因为自己的拖延,院里组织的活动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宣传,顿时觉得懊恼极了。
2017年的岁末,是要下定决心和拖延说声再见了。我拿出记事本,按照事情轻重缓急把待办事项按序号标出,列出完成时限表,关掉闲杂的电脑软件,远离纷繁的干扰,一天下来,记事本上的好几项工作都打上了完成标签,心里顿然觉得轻松多了。
打倒“拖延小魔兽”,2018我来了!(来源:检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