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俞波涛: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2019-07-31 14:08:00  来源:无锡市检察院

  前一阶段,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市院机关共有35名同志脱颖而出,顺利晋职晋级。这次选拔,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是无锡检察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你们个人而言,意味着新的岗位、新的责任、新的起点;对检察事业而言,则意味着基因传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代表市院党组对你们表示热烈祝贺,欢迎你们以崭新的角色加入无锡检察发展的大业!同时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作一次深入的交流交心,谈谈真感受,说说心里话。

  对21名晋升职级的同志,我们坚持“资历优先、兼顾业绩、群众公认”的工作思路。这是党组经过反复推敲,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最终确定的。职级晋升中很关键的一条是“资历优先”,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呢?这批晋升职级的同志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无锡检察机关,为无锡检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组织上对此不仅在心理上要予以充分认同,更要在政治上予以充分关心。我刚到无锡工作的时候,不少同志跟我反映,有些同志临到退休了,职级问题都没有妥善解决好。我听了以后感到心里沉甸甸的,更加体会到做好这方面工作的责任感。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这个问题上,两级院党组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高度重视,多过问、多协调、多争取,全力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力争做到“两个不要”:不要让老同志带着“愧色”面对亲友,不要让老同志带着遗憾离开工作岗位。

  对14名晋升职务的同志,我们始终坚持“三有”标准,即“有激情、有办法、有担当”。这次脱颖而出的14名同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黑马”比较多。这次一些踏实工作、默默无闻的同志能脱颖而出,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也达到了党组用人的目的。更令人高兴的是,通过这次竞岗发现并储备了一批优秀干部。当时党组在决定竞岗名额用多用少时还有些犹豫,对这么多名额能不能一次性用足,没有十分的把握。通过这次竞岗,我们发现不是用得用不了的问题,而是够用不够用的问题。第二个特点是年轻人比例相当高。这次10名副科职同志中,7名是80后,4名是85后,一次提拔这么多年轻干部,这在无锡检察史上是少有的,放在全省检察系统来讲,可能也不多见。年轻干部是无锡检察事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无锡检察工作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上海市委在今年的市委全会上提出了“谁有本事谁来,谁有潜力谁干,谁先成才谁上”的响亮口号,非常抓人也非常震憾!我相信,上海市委倡导的这种用人导向,不仅是各级组织者所热诚希望的,更是干事创业者所热诚祁盼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采取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这个理念在无锡检察机关落地生根,变成我们干部工作特别是年轻干部工作强大的行动力量。

  我们经常讲,评价一个人怎么样,可以重点看他交什么样的朋友;同样的道理,评价一个领导或者一个组织怎么样,我们可以重点看他使用什么样的干部。大家都是这次选拔的全程参与者,在这次选拔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整个过程体现了一个民主决策的过程。这次选拔工作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广泛征求意见。方案制定以后,广泛征求干警意见,并根据干警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第二,决策过程公开。每一次党组会议纪要都及时整理、及时公开,让大家动态全面了解重要决策及其过程;并且明确规定,同志们对最终结果有疑问的,可以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第三,延伸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了解每个同志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延伸考察,认真听取各个层面的不同声音。第四,一人一票。党组研究决定人选的时候,班子成员一人一票,我的一票和其他班子成员的一票权力相同,最终由票数多少来决定。从票决结果看,大家对晋职晋级的同志总体上认识是一致的。这说明,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都有一个较为公允的标准。在使用干部上,我希望在无锡两级检察机关能形成这么一个共识:不能因为“不会来事”而被低看一眼,更不能因为“忒会来事”而被厚爱三分。

  今天借此机会,我主要围绕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内容谈几方面的想法。

  一、不能随波逐流,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新岗位有新要求,其中政治标准是首要的。这次晋职晋级当中,我们始终坚持和首要把握的也是政治标准。一个人的高度有两种,一种是身体高度,另一种是精神高度。如果说身体高度是由父母决定、后天制约的,那么精神高度就是由个人决定、后天实现的。当前国家大事喜事多,但是困难和挑战也不少,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趋复杂化。泥沙俱下,大浪必定淘沙。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更加注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绝对的政治清醒,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前正在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每个人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检察人的初心应该是什么?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最最关键的还是情怀二字!司法办案中,为什么总是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还有一点离奇的案件?说到底还是因为缺少情怀,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群众诉求总是冷漠无情。前段时间,我看到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梁凤云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一个演讲,可能不少同志也看过,里面有一些话让我很感动,引起了很多共鸣。她说:“如果你是立法者,请你为民生呼号,在部门利益诱惑面前,坚定地站在公理一边;如果你是法官,请你不枉不纵,在舆论皆曰可杀的热浪中,保持如水沉静;如果你是律师,请你仗义执言,紧紧拉着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的手;如果你是警察,请你良善执法,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其中那句“请你仗义执言,紧紧拉着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的手”,用在律师身上也是合适的,但我认为,用在检察官身上却更加恰如其分。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可以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再不尽职尽责,关键的时候不能够拍案而起,不能够“路见不平一声吼”,老百姓就会更加无处可诉、无路可走。爱因斯坦曾讲过一句话,我觉得讲得非常好。他说:“世界不是毁灭在作恶者手中,而是毁灭在旁观者手中。”作为检察官,我们是法律监督者,什么时候都不能当局外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当旁观者。我经常跟大家讲:“一个好的司法理念和习惯,会让人人受益;一个坏的司法理念和习惯,可能会伤及任何一个人,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其中的道理并不高深,就如雾霾制造者一样,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也得呼吸跟别人一样的空气。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正当防卫的讨论很多,特别是几个典型案件的处理,如江苏昆山“反杀”案、河北涞源女大学生王某某及父母致人死亡案、邢台董民刚致人死亡案等,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正当防卫制度本身是为了保护好人的,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冬眠”状态,司法实践中鲜有被认定为正当防卫的案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好人好报”的制度效应。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上的,譬如事实上不清、证据上不足,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上的。“人死大于天”,为避免当事人亲属缠闹,办案人员考虑得更多的是不去惹麻烦,往往将“犯罪嫌疑人”一捕完事、一诉了之。这种做法只能让坏人更猖狂,让好人更寒心,并因此屡屡发生舆情。“法不能向不法低头”,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司法理念上作出深刻革命。对我们检察官来讲,当前最迫在眉睫的不完全是能力素质问题,而是思想本质问题,或者说司法情怀问题。邢台市检察院在处理董民刚致人死亡案时,两次退回补充侦查,并且自行补充侦查,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其中的压力和艰辛可想而知。网民看到的,可能只是检察官的勇于担当、忠诚履职的精神;而我们更多看到的,却应当是担当后面的浓浓的为民深情。司法情怀,就是悲天悯人,就是仗义执言,就是公平正义,归根结底就是“紧紧拉着无权无势的老百姓的手”,实实在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不能得过且过,要做工作上的明白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今天在座的都是无锡市院机关的骨干力量,特别是这次新晋职的同志,年轻的干部居多,你们要接好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服气,让群众满意,最重要的是必须有过硬的本领。这个本领或者说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业务能力,另一个是领导能力,但最难的还是在领导能力的提升上。组织上可以一纸文件任命你职务,但是却无法给予你强大的气场和统合力。好比一个学生干部,这个身份未必就是“金字招牌”;但如果你既是班干部,学习成绩又特别好,你在同学当中就会有极高的威信。威信来自什么地方?来自于你学的比别人深,想的比别人远,做的比别人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服众?唯有高强!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做到“有激情、有办法、有担当”,牢固树立和践行市院党组倡导的这个“三有”精神。

  一是在干事创业中要始终保持激情。“有激情”是我们干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我经常强调干工作要有激情,而且是放在第一位的。一件事情你想去做,愿意去做,才有可能把它做好;但如果一件事情你不想去做,不愿意去做,哪怕能力再强,恐怕也做不好,或者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是世界500强企业京瓷的创始人,他有句话讲得很好:“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只要让自己具备的潜意识能力调动起来,就能创造奇迹。”这和我们讲的激情有异曲同工之处。你只要把这种潜意识的能力激发出来,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持续深入推进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可能大家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无锡检察机关一定要搞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实际上它是有由来的,其思路和理念与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2001年我到省检察院反贪部门工作后,由于各种机缘巧合,开始思考和研究侦查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问题。为此,写过不少文章,也出过一些专著,随着研究逐步深入,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的蓝图和构想也逐步成型。到镇江市检察院任职后,开始将理论付诸实践,主持设计并建设了软硬件技术一流的“省苑”办案区,并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初现威力,也在全国全省检察系统产生了示范性引领性的影响。该办案区从开始谋划到最终建成,前后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拼劲和闯劲?因为这是我的追求——把多年的所思所想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更是我的梦想——在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信息化进程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后来根据省院安排,检察日报社派出记者到镇江进行专访,写了一个长篇报道,题目叫《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世界》。说实话,我确实有点理想主义的情怀,不喜欢人云亦云,总爱另僻蹊径,总想把事情做到极致。到无锡市检察院任职以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正面临转隶,当时我就想,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理念和思路不能废弃,可以向检察监督工作延伸和拓展。因为说到底,二者之间面临的问题大致是相仿的,所以解决路径也有相当的趋同性。推动信息技术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逐步解决发现难、取证难等顽症,这不仅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共同选择,可能也是检察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性路径。

  二是在干事创业中要锤炼过硬本领。“有办法”就是有本领、有能力。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最大的危机是素质的危机,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恐慌是本领的恐慌。能力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靠先天,更要靠后天,关键还是靠后天。天生比较聪明的人,确实有,但是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有文章分析了“中后规律”,说学校里面成绩好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并不一定非常出色,成绩中等甚至中等偏后的学生,反而事业更加有成。姑且不谈这个研究有没有科学道理,但却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更多的能力来自于后天学习!如果后天不努力,哪怕你再有悟性、再聪明,搞得不好也难免会“泯然众人矣”。

  在所有能力当中,思考能力或者叫做思考力,是最具辨识度的能力。思考力是能力的起点,更是能力的“沸点”。看不清、想不明,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反之,如果看得清、想得远,再加上实干,你就会无往而不胜。来无锡两年多时间,无锡检察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让我欣慰的,是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考力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以前,我曾与同事开玩笑说“我很孤独”,因为自己的想法总难引起共鸣。但到无锡工作以后,再超前的工作考虑,只要做适当的解释,大家马上就心领神会,干得虎虎有生气。比如2017年初市院党组开始提出并重点推进的检察监督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无例可循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推开,并逐步在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形成示范性引领性影响,最关键的还是同志们的共识凝聚。再比如,我们正在推进的认罪认罚从宽、部分职务犯罪侦查新机制、服务民营企业专题调研、办公办案区转型升级等工作,这里面蕴含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新思路、新理念,下好这些“先手棋”“领先招”,依然离不开个性化思考而形成的高度共识。提出新理念,固然需要超强的前瞻性思维,进而形成舍我其谁的霸气;接受新理念,也必然离不开超强的思维张力,以及因共识而激起的“吃螃蟹”的锐气。

  三是在干事创业中要勇于担当。实践中不作为、不担当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时还比较严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有什么工作了,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行;开会讨论工作的时候,总是讲一些模棱两可的话,什么都不表态;汇报工作的时候,不提出任何工作方案,总是让领导做填空题,什么都不拿主意;明哲保身,总是什么都请示,什么都听领导的,等等。林林总总,实质上都是缺少担当、怕担责任的表现。

  逆境顺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对工作的态度有两种极端:一种是,这也困难那也困难,最好不要去做;另一种是,这也容易那也容易,一拍脑袋就去做。关于前一种,需要树立的是“能行思维”;关于后一种,则需要处理好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关系。举重若轻,凡事手到擒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固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工作能力。但凡事皆有度,对于涉全局关民生的重大事项,譬如重大案件的办理、重大问题的处理、重要文稿的撰写等等,我们却不得不举轻若重,千万不能轻拿轻放、大而话之。譬如办理案件,往小里说,关乎的是他人的一生;往大里说,关乎的则是公平正义。所以办案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举轻若重,始终抱着如履薄冰的心态,关注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让过手的每一个案件、每一个证据、每一个细节都经得住时间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就像在坐堂问诊医生的眼里,一个身患重症的病人只是千百个病人中的一个,可能稀松平常、司空见惯;但是对当事人及其亲属而言,意味着天塌下来了,意味着巨额医疗费,甚至是生离死别。

  我曾经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战略定力的问题。战略定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对一些方向正确的前瞻性工作,我们尤其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说有点风吹草动,我们就打退堂鼓,就急着要鸣金收兵。尤其要处理好两种情形。一是在非议面前不要退却。特别是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别人没走过这条路,大家可能不理解,甚至会面临各种非议。譬如以前在检察业务工作中引进无人机技术,一度受到了很多质疑;而如今,无人机技术已在检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早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旁门左道”。艾青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套用一下这句格式,为什么前瞻性工作常会遭受质疑?正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二是在名利面前不要动摇。名利身外物,何必论短长。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是要真正推动无锡检察工作跨越发展,为全国全省检察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样本。对于那些热衷于短平快,沉湎于炒概念,甚至学个一鳞半爪就四处去“打榜”的做法不值得羡慕,更不要去模仿。“名利从来是鲜花,也是枷锁。”在名利面前,我们确确实实需要有一点“八风吹不动”的静气,还得有一点“我自岿然不动”的勇气。

  三、不能生吞活剥,要做学习上的明白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不学习,思想就没有灵气,说话就没有底气,干事就没有锐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其内涵极为丰富、博大精深,不少同志反映学深悟透不容易。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学习态度上,而是出在学习方法上。大家都在认真学思践悟,为什么学习效果会有差距呢?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问题。个人认为学习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砌墙式”学习。知识不断积累,就像垒砖砌墙一样,慢慢“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形成一座“知识大厦”。还有一种是“搭屋式”学习。先抓知识结构再抓知识点,就像建房子先打四梁八柱一样,通过不断打通知识筋脉,最终做到融会贯通。从个人经验而言,“搭屋式”方法更加经济,也更加高效,值得很好地尝试。典型的如学习历史,死记硬背知识点,实际上很难记牢、记住。今天记住了,明后天可能就忘掉了。但是如果把相关的知识筋脉打通,记住之后就不容易忘记。比如,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发生了洋务运动。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1853年美国用武力打开了日本市场(称为“黑船事件”),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1861年沙皇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美国发生南北战争,等等。如果我们把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时期发生的事情串联起来,记忆就比较简单,也更加系统和牢固。

  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深化攻坚阶段,及时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央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尤为迫切和重要。很多同志反映,对扫黑除恶知识体系总是把不好、记不牢。大家不妨试一试“搭屋式”的学习方法。总的想法,先把这个重大决策的四梁八柱架构好,把重要的决策部署搞清楚,然后再深思具体的工作要求及要点,你就会牢牢把握这项重大决策的深刻内涵和要义。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决策、亲自部署,先后作出了十余次的重要指示批示。这些指示批示侧重不一、着力点不同,但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蕴含其中的有两个重要的维度,一个是形成发展的维度,另一个是历史视野的维度,这就是专项斗争知识体系的四梁八柱。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我想每一位检察干警特别是在座的负责同志,都能谈出不少的感受和认识,但是,你只有紧紧抓住这“两个维度”,并反复体思践悟,才能牢牢掌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也才能更加深刻准确地认识这次专项斗争的重大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一是要站在形成发展的维度,体思践悟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不是从天而降的,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谋划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也是有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的。我的理解是,其形成和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阶段。2017年6月,总书记在相关材料上作出批示,这段批示可以看作发现问题的标志。第二阶段是提出阶段。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在报告中虽然没有提出扫黑除恶这个概念,但是所点到的都是黑恶犯罪的重要形态。第三阶段是形成阶段。2017年11月8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扫黑除恶的概念,明确了工作措施、工作方式、工作重点。这段批示非常重要,后续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措施、工作原则都来自于这段批示,标志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决策部署已经形成。第四阶段是深化阶段。在上述批示后,总书记很多指示批示当中不断地提到扫黑除恶,其中有一些指示批示标志着重大决策部署的进一步深化。其中最重要的是2018年12月27日,中央政治局听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汇报,会上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提出了“根本保证”的概念,指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能否取得根本胜利,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二是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战场”的概念,指出专项斗争扫除的是黑恶势力,刀锋所指的是黑恶势力背后的不良政治生态,实际上是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另一个重要战场。之所以称之为“另一个重要战场”,应当是相对于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倡廉这一战场而言的。从这个角度讲,总书记对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提升到了“另一个重要战场”的高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二是要站在历史视野的维度,体思践悟专项斗争的重大意义。当前明确的专项斗争的治标、治本、治根三个阶段,实际上是整体布局当中的一个战略点,而不是一个战略面。我认为,站在历史的维度,专项斗争大致上还可分成三个阶段。一是综合治理阶段。这就是目前的三年期、三个阶段,目标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其实专项斗争和反腐倡廉的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关于反腐倡廉,当时提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本质上与当前专项斗争的“遏制、深化、长效长治”策略是一样的,都是以空间换时间,边打边防,最终实现治本之策。二是全面净化政治生态阶段。积极借鉴专项斗争的相关经验,把专项斗争的方式、方法、理念、效果向其他领域延伸,彻底治理不良政治生态问题。三是长治久安阶段。在不断巩固、完善前面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真正实现社会大局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今天借此机会,把总书记关于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批示梳理一下,一方面是为了向大家推介“搭屋式”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项重大决策部署的深刻内涵。通过“两个维度”的框架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专项斗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深化的。我们要在静态当中去思考它,更要在动态当中去把握它;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当前工作是基础,如果当前工作做不好就谋长远,那是空话;如果只满足于做好当前工作,对长远工作缺乏考虑,那也没有尽到我们检察人员应尽的历史责任。

  四、不能糊里糊涂,要做生活上的明白人

  一个人的生活是有多个层面的,有家庭生活,有职业生活,也有社会生活。在生活上不能糊里糊涂,就是要明白做人做事为官的道理,统筹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一是要知敬畏守底线。无论是走上领导岗位的中层干部还是我们的员额检察官,大家手中大大小小都有一定的权力。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对待、使用好至为关键。要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把纪律和规矩根植于心中,把纪律作为“防腐剂”和“护身符”,坚决不越红线,坚决不碰“高压线”。我们常讲“狼来了”,实际上现在不是“狼来了”,“狼”就在身边。从媒体公开的案例看,利用检察职权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的有之,违规干预和影响办案活动的有之,违反工作生活纪律的有之。不仅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的聘用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也存在违纪违法的风险,譬如醉酒驾驶、交通肇事等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尽管不是发生在无锡检察系统,但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特别是在案件办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这些容易引发廉政风险的环节和领域,必须全力抓好相关纪律和制度规范的落实,防微杜渐,坚决遏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出现。社会上的诱惑形形色色,我们检察干警在对外交往上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年轻干部,作为大家眼中的“潜力股”,更加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越是这样,越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培养健康情绪,绝不为人情世故所累,不为花言巧语所惑,不被糖衣炮弹击倒。

  二是要增智慧懂生活。对普通人而言,生活智慧主要来自于两条途径,一条是自身的实践,一条是观察他人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地提炼总结,进而形成各自处理问题的小技巧,再往前走一步,就可能形成各具特色、娴熟管用的方法论。我曾在很多场合跟大家分享过一些感受,都源于自己的一些积累和思考,主要的就是要做到三个“力争”。要力争做一个大智慧的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哀叹倒霉事怎么偏偏给自己碰上了,感觉苍天无眼、老天不公,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正如美国一位作家所言:“大部分人游荡在黑暗里,他们只知道抱怨,却从不想办法寻找电灯开关。”有的人却正好相反,在碰到困难和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抱怨,而是如何解决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也最有可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彻底摆脱尴尬的处境。要力争做一个笨笨的人。有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总觉得自己想的做的,别人体会不到感受不到。实际上谁都不笨。与人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成比别人聪明,最起码把别人定位成与自己一样聪明,最好把别人定位成比自己聪明。这种情况下与人相处,你会更多一份真实和坦诚。要力争做一个不急不躁的人。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碰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气头上处理事情可能会在情绪上、方法上、措施上失当,甚至技术动作扭曲变形,会将事情越办越差、越搞越乱。这个时候不妨“慢个半拍”,就是先将事情放一放、缓一缓,等气消了、想通了、冷静了,然后再去处理。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也没有渡不过去的“通天河”,只要冷静了、理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大的问题可能都会淡化甚至烟消云散。

  三是要健身心重家庭。“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走上领导岗位的中层干部,今后的工作可能会更加繁忙。为了工作“白加黑”“5+2”,确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但我也要提醒大家,务必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你们既是单位的骨干力量,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出现闪失,不仅是检察机关的损失,更是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家庭和事业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无论在外多么辛苦,回家后都要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为人母的义务,特别是要注意把“问题留在家外”。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把坏情绪带回家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把糟糕的心情传递给你最关爱、最亲近的人,这是得不偿失的。家是干事创业者最好的港湾,把家庭关爱好、把亲情维系好,保证港湾风平浪静、和风习习,使我们累了困了倦了有一个可以停靠的地方,加好油补好料又可以进行新的航程!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矢志追求,牢记使命不懈奋斗,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市院党组确定的各项开创性工作目标就一定能够达成,新时代无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就一定能够达成,无锡检察“双争”工作目标也就一定能够实现。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