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空中课堂”
2017-12-29 11:16:00  来源:检察日报

  “新媒体信息推送更及时、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可读性更强;锤炼文字功底,争取在新闻写作上有进一步的突破。”作为一个从事新媒体工作近4年的小编,今年初,我许下了这样的心愿。

  转眼间,又到了岁末,回想起一年的点点滴滴,仿佛一切就在昨日。年初的心愿,在新媒体团队成员的齐心协作下达成了。虽然小小的突破在人生的长河里只不过是小小的片段,但却激发了我对工作、对生活、对未来的热情,教会我在平淡岁月里,如何寻得一缕清香,让生活既温润如玉,又激情澎湃。 

  今年初,云南省检察院新闻办公室为了充分发挥摄影摄像、文字采访、图文编辑等人员的特长优势,提升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人员进行整合,扩充新媒体运营团队。我主要负责对新媒体每天要刊发的内容进行初筛和策划。 

  我和小伙伴们通过调研发现,在检察新媒体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今天,只有通过主题策划才能达到宣传正能量的最佳效果,于是我主动关注《检察日报》等主流媒体、检察系统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学习他们的策划技巧和思维,不断思考新媒体主题策划的切入点。像2017年部分新疆、西藏全国人大代表视察云南这样的活动,我们进行了主题报道,鲜活的语言、新颖的版式、精彩的图片,受到了人大代表的表扬和肯定。对于2017年云南省检察机关检察新闻宣传会议暨实务培训班这样的常规报道,我和团队成员,摒弃了传统的消息写作手法,在培训班开班前一周提前介入,用大量的照片和生动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台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付出的艰辛及检察系统宣传人员报到、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创新成果及经验,让云检微信成为他们培训期间的“空中课堂”,获得了较高的阅读量和点赞数。一次次的成功实践,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新媒体工作的信心。 

  今年下半年,我开始学习新闻稿件的写作。在基层检察院工作的时候,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写散文,形成了随心所欲、发散式思维的写作习惯。后来从事了新媒体工作,又适应了生动鲜活、不拘一格的网络语言风格。为了尽快进入状态,我将《检察日报》作为学习样本,坚持每天研读,还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或者深度报道的稿件收藏起来,空闲时拿出来反复研习文章结构、新闻写作技巧等。 

  经过近半年的学习与磨砺,我初步掌握了新闻稿件的撰写技巧,并将灵活的新媒体语言融入其中,不断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当看到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在主流媒体上刊发时,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努力换来了收获,也让我底气越来越足。(来源:检察日报)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