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茶与察
2020-07-09 14:40:00  来源:检察日报

  “敬礼,这个案件7名嫌疑人供述的矛盾点很多,明天提审是场硬仗。”晚上9点,我院刑检一部的检察官夏艺芳和张敬礼在讨论一个贩毒案件,夏艺芳泡了杯茶准备提提神。

  “你这新茶,绿茶氨基酸含量高,香气浓,沸水泡这么久,茶汤的香味就腻了,你可以尝试一下用盖碗或单层玻璃杯,85度水冲泡一分钟就行。另外啊,明天的讯问咱们也得因人把握火候。”张敬礼边整理讯问提纲,边笑着提醒夏艺芳。

  张敬礼擅长办刑事案件,业余时间喜欢研究茶,对各种茶的品性、冲泡方式也了然于心。他常说茶道和办案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同种类的茶,泡茶工具和水温、时间都需要把握好,办案时,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则要根据嫌疑人的特点、客观证据情况来确定讯问切入点和庭上答辩技巧等。

  2019年9月,张敬礼办理一起非法经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未取得销售汽油的许可证,从同样未取得许可证的他人处,以每升4元的价格购买散装汽油销售牟利。从他人的销售记录中,发现张某购买汽油金额为38万元。但张某辩称其中约价值7.6万元的汽油是用于自用,应当扣除。

  从审查过程中,张敬礼察觉到张某做事顾前不顾后,于是决定从简单问题进行突破。“你家里有几辆车?一般都是谁在使用?”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张某不假思索地回答:“一辆小轿车,平时我媳妇开车上班。还有一辆改造的面包车用来拉汽油,在村子附近的路上卖汽油。”“7.6万元的汽油,按照进价4元、非法经营期限为213天计算,那么每辆车每天耗油45升,仅仅是用来上班和拉油到销售点,符合常理吗?”一句反问,使张某的辩解不攻自破。

  “张某爱耍小聪明,对于这样的嫌疑人,从一般的生活常识入手就可以突破,如果休庭再去调取他的车辆行程则会影响办案效率;但如果遇到思维缜密的嫌疑人,则需要用客观证据来破解他的侥幸心理。”张敬礼通过对比分享起他的办案经验。

  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自称认识徐州市某医院的副院长,能帮别人安排到医院工作,便以需要活动经费为由,多次骗取钱某、周某各10万元。李某在每次收到被害人钱款时,都会出具借条,并承诺事情办不成将钱如数返还。后工作没安排成,李某拒不返钱。李某到案后辩解自己是借被害人的钱,现在只是没钱还款。

  从李某的种种表现,张敬礼觉察到李某计划缜密,单通过讯问和释法说理很难让李某认罪。于是决定从其他证据入手,他先到医院询问了该院副院长,其称并不认识李某。随后,又调取李某近期的银行流水,发现李某每月有1万元的理财收入。张敬礼向李某出示了这两份证据,至此,李某终于承认自己的诈骗行为。

  “其实办案和茶道差不多,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观察,因案施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谈起办案的体会,张敬礼滔滔不绝。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高岩岩)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