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检说·初心】杨丽敏:不将今日负初心
2019-12-11 10:38:00  来源:无锡市检察院

  2005年,刚刚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毕业的我,怀揣着一腔对检察事业的崇敬和热爱,从白山黑水来到太湖之滨。从迈进检察院的那一天起,历经十四个春夏秋冬,初心不改,砥砺奋斗,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一名检察官的崇高使命。

  无悔选择寻初心

  2004年冬,正值在吉林大学攻读刑法学硕士学位的第二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查询完国家司法考试的成绩,迫不及待地给远在老家的爸爸打电话。“老爸,司法考试成绩出来了,我通过了!”电话那头传来爸爸爽朗的笑声:“虎父无犬女,看来你要女承父业了!”我知道做法官的爸爸一直希望我能学有所成,毕业后当一名法官。确实,选择法学专业离不开从小到大爸爸对我的影响,但是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我真的有些迷惘。就在这一年,著名作家周梅森的小说《国家公诉》被搬上银幕,由斯琴高娃饰演的女检察长叶子菁冲破重重阻力,最终将收受巨额贿赂和滥用职权的副省长王长恭绳之以法。在法庭上,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检察长叶子菁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几个“如果你还有良心”的反问让所有旁听庭审的人为之动容,也让那个不停地为自己狡辩的贪官无言以对,公诉人那句“正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良心今后不在大火中哭泣”仿佛为一直处在职业选择迷茫状态的我指明了方向,“要成为一名人民检察官”的信念从此深深地扎根在我内心深处。

  2005年是我从事检察工作的起点。在反贪局轮岗半年后,我定岗在侦查监督公诉部门,承担起一个基层院刑检部门“大内总管”的神圣职责。那时候,刑检部门实行“捕诉合一”办案模式,十几名承办人只有我一个内勤,既要负责“收案登记填案卡”又要“开具文书送卷宗”,既要“统计数据做报表”又要“撰写调研作分析”,练就了一身“能文能武”的本领。最开始,很多老同志都说“你一个研究生做内勤可惜了”,但我到现在都感谢那段工作经历,虽然做内勤很辛苦,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但当科长问到任何一个案件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延长退查重报、哪些案件发现监督线索我都能对答如流的时候,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成就感瞬间驱走了之前所有的疲惫。

  在做好内勤工作的同时,我的公诉人生涯渐渐开启,当我第一次站在公诉席上说出“…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时,真的有种圆梦的感觉!在法庭上指控犯罪,与辩护人唇枪舌战,让我过足了公诉人的瘾。不过,2008年,一名女大学生盗窃笔记本电脑的案件让我对公诉人、对检察官的角色有了不同的理解。这是个来自西北地区单亲家庭的大一女生,因父母离异从小缺乏父爱的她,一直对父亲再婚后忽略她耿耿于怀。在同学们都去上自习的一个下午,独自待在宿舍的她将手伸向上铺同学的笔记本电脑…在校学生犯罪、已赔偿并取得被害人谅解、有悔罪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诉没有错,但她会因判刑失去读书机会;不诉则可以给她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学校读书、监狱服刑,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反复叩问着我的职业良知。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抉择,在案件提交检委会讨论时,我慎重提出了对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宣布完不起诉决定,那个女孩流下悔恨的泪水,当她真诚地向我鞠躬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你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背后饱含的厚重职责和发聩警醒。

  侦查监督孕初心

  2009年,检察机关实行自侦案件逮捕权上提一级,经过上级院遴选我有幸来到市检察院工作。在侦查监督处工作期间,我除了办理基层院提请决定逮捕的自侦案件,还办理了多起颠覆国家政权、内幕交易、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等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所办案件年年入选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案例。在办理一起公安部交办的央企负责人内幕交易案时,我与侦查机关办案人员一同蹲守在办案点,逐笔核对涉案的近20个股票账户的股票交易明细和资金往来情况,结合事实和证据准确界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依法对涉嫌内幕交易罪的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虽然没有了公诉席上指控犯罪的酣畅淋漓,但如何在有限的办案期限内,引导侦查机关把案件犯罪事实查清,把定罪关键证据固定,往往对承办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侦查监督工作向前延伸到侦查阶段,向后延伸到公诉阶段,高质量的审查逮捕是案件顺利诉出去、判下来的坚实基础,而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更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充分保障人权的“利器”。四年来,李某等人走私象牙案、病死猪肉及假牛肉案、某区法院多名法官受贿、滥用职权案的办理使我在办理重特大案件和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方面有了能力提升和经验积累。

  笃志研究历初心

  2013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整到研究室工作。主要负责起草检察工作规范性文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对法律司法解释提出修改意见、征集筛选典型案例…在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从风风火火的办案一线检察官逐步成长为善思勤写、笔耕不辍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者。在这里,我失去了许多个周末和节假日陪同家人共享的美好时光,但是得到了在办案一线难以获取的历练和能力的提升。

  一是提高了服务办案和辅助决策能力。最初,我非常不适应无案可办的综合业务工作,但渐渐地我发现研究室虽然并不直接参与办案,但是研究室的每一项职能都要立足于服务司法办案,每一项工作都和办案息息相关。要对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和省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修改意见,必须了解司法办案中会遇到哪些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以及上级院进一步规范的问题;要上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诈骗、侵权假冒类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必须能从征集的案例材料中发现案件办理过程中事实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的闪光点,把真正体现检察贡献度的好案筛选出来、推荐上去;要撰写套取专项资金、软暴力型黑恶犯罪、套路贷犯罪专题调研,必须熟悉该类案件的特点,准确把握司法实务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建议。司法责任制改革后,我作为检委办的一名员额检察官,要对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和事项进行实体审查,及时与案件承办人就案件的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进行沟通,查阅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准确提出审查意见,为检委会决策提出参考性意见。

  二是拓展了组织协调和改革创新能力 。在检察系统内部,研究室工作横向与各部门工作紧密联系,纵向是上级院与基层院联系的桥梁;在检察系统外部,研究室要承担与市委政法委、市社科联、市法学会等单位的工作联系,良好的组织联络和沟通协调能力是做好研究室工作的“不二法宝”。六年来,以“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与实践”“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两次环太湖检察论坛、“派驻检察室实践与理论”、“知识产权保护之无锡样本”等全国性专题研讨会的论文征集、会务组织工作,使我这个办会“小白”得到充分学习和锻炼。由我负责的市委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的任务落实分解、推进举措成效,每年都收获沉甸甸的检察贡献;法治事实工程、政法创新项目从年初立项到年终评审,通过我的辛勤付出,每年都收获满满的奖项。对中央和上级检察机关部署的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重大改革任务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讨,让我培养了跳出检察视角审视检察发展的前瞻意识和系统思维。

  三是锤炼了理论研究和综合文稿能力。筛选全国检察理论年会、全国高级检察官论坛、长三角法学论坛等研讨会征文百余篇,负责组稿、编辑上级检察机关检察理论研究刊物,统筹推进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立项、中期评审、年终结题工作,推荐优秀检察理论研究成果参加学术研讨、参与奖项评比,研究室工作离不开一个“写”字,撰写调研文章、专题调研报告,起草各类检察工作规范性文件……要出色完成这一项项文稿工作,仅有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远远不够,还需要对检察工作全局有更高的理论站位,对检察工作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有更独到的审视和判断,对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检察工作实现科学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庆幸的是,这些能力我通过日积月累的研究积淀,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和提升。

  初心不改再回归

  2019年,借着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的东风,正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迎来中央督导工作之际,根据组织安排我又回到办案一线,回到曾经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刑事检察部门。案头高高低低摞起来的卷宗,统一应用系统里不断增加的办案数,办公室、看守所、法庭“新三点一线”的日常,更快的工作节奏,更高的工作要求,“求极致”的工作标准,十几年检察工作磨炼的坚韧个性促使我有条不紊地调试自己的节奏渐入佳境。重回阔别多年的公诉席,十几年前那个刚走出校门意气风发的我仿佛又回来了。原来,那份责任、那颗初心,一直都在!

  编辑: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