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公诉“老兵”
2016-12-09 15:11:00  来源:

  我是宜兴市检察院公诉科的一枚“新兵蛋子”。除了和我一批新入院的 4 个新人之外,科里其余都是公诉老兵,“服役”超过二十年的竟有九人之多。究竟是什么激励他们在这三尺公诉席上坚守二十余年呢?在与他们一天天的零距离接触过程中,这一群公诉“老兵”的形象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并定格下来。

  蒋海国是我们科的副科长,也是经济类案件组的主任检察官,投身公诉 31 年。一万个工作日中,老蒋每天来得早,走得晚。他办理过涉案人数达 130 余人涉案金额超 3.5 亿的万某、杨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等一系列在宜兴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疑难案件,是院里出了名的“啃硬骨头”专家。公诉工作这把雕刻刀,在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中年人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就是,理性、严谨。

  陈顺良是我们科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组的主任检察官,公诉工作 26 年。作为宜兴地区首起黑社会性质案件的承办人,老陈的名字曾一度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杜宜平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在公诉部门工作 23 年。我曾经跟着她走访一起交通肇事案件的受害人。2008 年,尚在上幼儿园的受害人小张玉遭遇车祸,导致右肢高位截瘫、骨盆多发性骨折脱位。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承办此案的杜宜平得知小张玉因家庭贫困无钱治疗的情况后十分痛心,立即为小张玉申请了特困救助。案件审结之后,她又忙前忙后为小张玉申请安装假肢、联系学校解决上学问题。直至现在,杜宜平对小张玉的关心与呵护从未间断过。

  张思明是一名转业军人,也是我进入检察机关后的第一个师傅。曾经扛枪打靶的手现在执笔翻卷宗,戎装已褪,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一身的浩然正气依然未改。记得我被领到他面前的第一天,他就告诉我:宁愿一辈子不办案,也不能办一件错案。

  我们科还有身在刑检工作 28 年却在阅卷时仍会气愤得情不自禁拍桌子的李跃平;全科全年办案量最大却始终不急不躁、从不出错的徐育;善于追诉漏罪漏犯办案细致的邵印华;父母身体不好却因案件缠身没回陕西老家探望的王利平;办案办得头发花白、正义感爆棚的王群……

  “怎么会愿意坚守在公诉岗位这么久?”当我向这群公诉老兵们抛出疑问时,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又朴实:“因为我在这个位置上啊!”“也没有想那么多,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85 后的我荣幸地加入宜兴检察公诉这支以“老兵”为主的队伍,和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成为新一代的接班人。

  从老兵身上学到了什么?我和长我几岁的公诉人师兄赵誉涛探讨,他略一沉吟:“乐观和从容。”公诉人处理的案件卷宗往往都是一堆一堆的,证据材料多,疑难问题也多。初出校园的我们,胸怀法治理想却不知从何处下手。可老兵们从来都说,不要急,慢慢来。

  身为公诉人,注定要开启这样一段远航:理想为帆,审慎与无畏是地图,带上大爱作为行李,像个战士坚定掌舵。我也坚信,我们这批“新兵”一定能够传承老兵们的精神与品格。

  编辑:jcw_wxj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