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锡山区院针对辖区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问题,向区卫健委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推动区卫健委对全区民营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整治活动,实地排查88家民营诊所,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流程,最大限度消除病菌传染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4月,该院在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发现,辖区内12家美容诊所、个人诊所,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不当,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定。这些诊所大多位于居民小区附近,为老百姓就医就诊提供了便利。但医疗废物本身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若在贮存、转移、处置等行为过程中违反规定,极有可能影响老百姓身体健康。
该院立即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开展调查核实工作。一是查清违规事实。办案组逐一走访调查12家存在问题的医疗机构,通过实地勘察、询问诊所负责人,拍照等方式固定收集相关证据,查明上述诊所存在无医疗废物识别标志、医疗废物与其他物品混放、无贮存场所以及无转移废物台账等问题。二是厘清监管职责。通过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法律法规库,调取《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经综合分析评估,确认锡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负有行政执法监管职责,应依法及时处理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医源性传染隐患。三是依法督促履职。依法制发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卫健部门对上述12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专项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采取措施,落实医疗废物处置安全责任制度,成功督促12家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推动卫健部门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民营医疗机构88家,发现问题21家,责令整改20家,行政处罚1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